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阳西部污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刘海玲,张丽珊,姚家彪,于殿臣,朱岩,可夫,姜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AnalysisofOrganicPollutantsinIrrigatedsewageInWesternShenyang....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水氮耦合对于小桐子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3个供水水平(W1,15.3mm;W2,25.5mm;W3,40.7mm)和3个施氮水平(N1,0g·kg-1;N2,0.3g·kg-1;N3,0.6g·kg-1)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与W3相比,W1和W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总干物质量分别降低了61%和34%、57%和35%、46%和32%、49%和35%,根冠比在W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对不同氮素处理,株高和叶面积最大值均出现在N2处理,而茎粗和根冠比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与W3N3相比,W2N2处理节省灌溉用水38%,节约氮肥施用量50%,其株高、茎粗和总干物质量分别减少了12%、21%和12%,根冠比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了48%和16%,灌水后第2天、第3天和第4天的蒸腾量分别显著降低21%、15%和12%,从而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居民中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严重的可致死亡。医生也说不清病发的原因。鉴于此病以疼痛开始,以剧痛结束生命,他们就把这种病称为“痛痛病”。直到十年以后,人们才查明这种病原来与神冈炼锌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有关。  相似文献   
4.
肥水管理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情况下,杂交中稻田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幅度因年度而异,中等发生年大于大发生年。在同一施氮量下,田水深浅对害虫的效应,因害虫种类而不同,白背飞虱和褐稻虱明显,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没有差异。杂交中稻在不防治害虫的情况下,因受害虫为害而造成的损失,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多施氮肥区比药剂保护区减产5成以上;一般施氮水平减产3成;少施氮肥的减产2成左右。  相似文献   
5.
两种种植体系下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寿光作为全国闻名的保护地蔬菜产区,过量施肥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解集约化大棚蔬菜种植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状况,于2003~2005年对寿光市大田(小麦-玉米)、大棚(一年两茬番茄)两种不同的种植体系下农田灌溉水和农村饮用水水井进行了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大田区地下水中硝态氮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很小,农村饮用水中硝态氮含量没有超标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大棚区灌溉水井中硝态氮含量年内(从年初到年末)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际间则存在有规律的波动并逐年升高;灌溉水中硝态氮平均含量普遍高于饮用水,浅层地下水明显高于深层地下水;无论大棚区还是大田区,井深不同对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影响差异很大,浅井中硝态氮的含量明显高于深井。大棚区农村饮用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现象非常普遍,对国家饮用水标准(20mg·L^-1)超标率最高达37.50%,平均为14.06%;对WHO推荐饮用水上限(10mg·L^-1)超标率最高达56.25%,平均为42.19%,硝态氮最高含量45.60mg·L^-1。集约化大棚蔬菜栽培模式已经对农村地下水造成了很大的硝态氮污染,饮用水中较高的硝酸盐含量已经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以4种杜鹃品种为材料,研究了pH 4.5、5.5、6.5、7.5(CK)、8.5的灌溉水对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分析杜鹃品种在不同酸碱性灌溉水浇灌下的生长情况,为杜鹃花品种的广泛推广提供核心种质资源和栽培管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4个杜鹃品种的叶绿素含量、SOD、CAT活性和新梢生长率总体上随灌溉水pH值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变化则相反.(2)在pH5.5处理下,‘德国粉鹃’、‘富哥尔一号’和‘绿色光辉,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德国粉鹃’、‘春之舞’和‘绿色光辉’的CAT活性最强,4个品种的SOD活性和新稍生长率最大,相对电导率最小;pH 4.5处理下‘春之舞’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富哥尔一号’的CAT活性最强;而pH8.5处理下,4种杜鹃的相对电导率最大,其余指标均最小.(3)pH 4.5~5.5的灌溉水能使起始pH值为5.0左右的基质保持在杜鹃生长的最佳酸碱度范围内(pH5.0左右).可见,西南地区采用pH 4.5~5.5的灌溉水栽培杜鹃均能生长良好,且‘绿色光辉'可耐受未经处理的pH7.5的灌溉水栽培,具有较好的推广和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居民中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严重的可致死亡。医生也说不清病发的原因。鉴于此病以疼痛开始,以剧痛结束生命,他们就把这种病称为“痛痛病”。直到十年以后,人们才查明这种病原来与神冈炼锌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有关。  相似文献   
8.
有限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水分亏缺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亏缺是干旱、半干旱区作物生产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随着集水生态农业的发展.实施在作物生育期对其进行关键性的有限灌溉.这就使得更多的土地具有种植价值了。用一个度量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水分亏缺的灵敏度指标值λ来确定灌溉关键期。对一个给定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λ的值是不同的,λ的值越大.生长阶段对水分越灵敏,水分亏缺对产量造成的危害越大,从而越需要保持水分平衡。在西北半干旱区甘肃省定西农业试验站,经过两年冬小麦种植试验,建立了冬小麦产量-耗水量Jensen模型,该模型表明拔节期以后.λ值明显增大.至抽穗期达最大,这说明从拔节期开始.该地冬小麦进入灌溉关键期.抽穗期是灌溉的最关键时期。一个理论方法应用到有限灌溉试验田.确定了灌溉水减少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作物生育期,一些水分减少是可能的。用Nairizi和Rydzewski的方法计算出的λ值确定出的最大允许水分亏缺是不合理的高,它们计算λ值的方法在半干旱区是不适用的,用我们建立的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允许水分亏缺比较合理,在效益成本比为1.5时,冬小麦允许的水分亏缺是12.4%.这与大田试验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王琦    李锋瑞   《生态学报》2008,28(5):2148-2148~2159
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区新垦沙地农田不同灌溉与施氮量 (0、140、221 kg N hm-2和300 kg N hm-2,分别为N0、N140、N221和N300) 对2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积累和分布、春小麦产量、植株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8~504 mm灌溉水平下,当施氮量大于221 kg hm-2(超过作物吸氮量)时会导致收获期NO-3-N在根层土壤剖面的显著积累 (50~140 kg hm-2);在灌溉量为630 mm时,收获期各处理根层土壤NO-3-N的积累量 (25~47 kg hm-2) 要低于播种前 (58~63 kg hm-2).当施氮量超过221 kg hm-2时,春小麦籽粒产量、地上干物质量、植株吸氮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及生理效率均不再显著增加,N221与N0、N140、N300相比,其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6.7%、41.3%与9.5%,地上干物质量分别提高31.3%、25.2%与3.5%.灌溉水生产力的变化介于2.0~5.3 kg hm-2 mm-1,氮肥生产力的变化介于6.3~10.8 kg kg-1.研究还表明,灌溉与施氮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在378 mm低灌水量时,小麦产量与地上干物质量无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在黑河流域新垦沙地农田系统低灌溉 (灌溉量378 mm) 与221 kg hm-2施氮是最优的水肥耦合组合,因为在此管理模式下不仅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而且灌溉水和氮素的利用效率较高,硝态氮的积累量较小.  相似文献   
10.
减低农田重金属输入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广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灌溉水超标现状调研,选定典型Cd超标的大环江流域环江段,构建沉砂池+3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进行净化,同时设置稻田土壤添加熟石灰、生物炭等阻控措施处理,旨在探明灌溉水净化耦合土壤阻控措施对典型污染区水稻Cd积累的联合减低效果.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