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水源地河流浮游动物多样性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参数监测水质, 2010-2014年间, 我们于每年的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 对浙江2个水源地河流采样站(H1站和H2站)展开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调查, 同时测定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H1站和H2站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387.4 ind./L和873.0 ind./L, 小型浮游动物(轮虫 + 桡足类无节幼体)丰度分别占92.8% (H1站)和91.5% (H2站)。两采样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优势种均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冬季氮磷比是轮虫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波动的限制因子, 主要通过总磷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 春季氮磷比是轮虫类H′指数发展的决策因子; 秋季氮磷比可通过总氮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冬季氨氮、总氮含量分别是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Hs)的决策因子和限制因子。夏季溶解氧含量是总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d)波动的限制因子, 主要通过pH值对d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 作用机制表现为轮虫类H′指数随着夏季溶解氧含量的升高呈极显著上升(P < 0.01), 而甲壳动物Hs指数则显著下降(P < 0.05)。水源地河流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浙江水源地生态学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溪流鱼类多样性沿着河流纵向梯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已得到大量报道, 但这些研究大多聚焦基于物种组成的分类α多样性, 而有关分类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纵向梯度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研究较少。本文以青弋江上游3条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河源溪流为研究区域, 比较研究了人为干扰对溪流鱼类功能α和β多样性及其纵向梯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 人类干扰改变了河源溪流鱼类功能多样性的纵向梯度格局——由线性变化变为二项式分布。此外, 我们发现, 人为干扰导致土著种被本地入侵种取代, 且较强的土地利用和水污染排放可能增大环境的不连续性, 而群落周转和嵌套变化往往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尽管功能β多样性由嵌套成分主导, 但周转成分占比相对于人为干扰较小的溪流而言明显增加。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受干扰溪流鱼类的物种组成和功能多样性, 且功能多样性的纵向梯度格局在不同的多样性指标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强调, 在评估人为干扰下多样性的变化时, 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包括空间尺度和多样性指标等。  相似文献   
3.
闻丞  杨琨 《人与生物圈》2013,(Z1):40-51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地处我国湿润地区边缘,虽然紧邻内蒙古草原半干旱区,但水资源极其丰富,这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汗马之行是在2012年夏季,正是水流丰沛的季节。穿行在保护区里,水流的哗哗声常常萦绕在耳畔,静谧或奔腾的  相似文献   
4.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受到广泛关注.近期研究发现,经由河流系统排放的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可部分抵消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固定量,从而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河流对于全球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影响.作为城市河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大型丝状藻类通过改变水-沉积物界面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环境因子,深刻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大型丝状藻类对于城市河流中CH4排放的影响: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及其CH4排放通量的影响;大型丝状藻类对自然河流系统中CH4产生与排放过程的影响;大型丝状藻类对城市河流系统初级生产力及CH4产生过程的影响.最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河流健康评价对河流水环境状况的诊断及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可为河流功能性治理与修复提供依据。构建河流健康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CRITIC法组合赋权,建立模糊物元VIKOR模型,对光洞河河流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物理结构完整性、生物结构完整性、化学结构完整性的权重分别为0.25、0.30、0.45,水质指标是影响河流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光洞河4个采样断面的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枯水期闵家寨断面河流健康水平为病态,其余断面为亚健康,丰水期闵家寨、白马村断面河流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分别为中等、健康,其余断面变化相对较小;障碍度分析表明,枯水期河流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土壤离子交换,丰水期水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活动,林地、草地对于污染物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光洞河生态健康重要驱动力因素为Hg、As和Pd。  相似文献   
6.
研究于2019年冬季对赤水河流域开展刚毛藻多样性调查,共设计采样点38个,覆盖赤水河上、中、下游。调查发现:21个采样位点分布有刚毛藻目藻类,其中19个位点有刚毛藻分布。基于核糖体小亚基(SSU rDNA)、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对采集样品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赤水河流域刚毛藻多样性较高,且该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刚毛藻分布;(2)目前淡水刚毛藻类群包含至少10个支系,赤水河流域采集到的刚毛藻覆盖其中6个支系(分别是clade 1、clade 2、clade 4、clade 7、clade 9和clade 10);(3)相比基于SSU+LSU双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基于SSU+ITS+LSU三分子标记构建的进化树各支系支持度更高,可以较有效地将淡水刚毛藻不同支系区分开来。研究较好地展示了冬季赤水河流域刚毛藻的广泛分布及其分子多样性,丰富了中国淡水丝状绿藻的分类研究,也为赤水河段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寒冷区,凋落物于秋季大量输入溪流,是水生生物越冬生存的关键.河床凋落物的堆积和组成会直接影响凋落叶分解等关键生态过程,但目前国内关于北方地区溪流河床凋落物分布特征的研究匮乏.在长白山地区一条源头溪流,采用原位取样的方法,探究了溪流河床凋落物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深潭型凋落物斑块的堆积面积和水深显著大于浅...  相似文献   
8.
用硅藻计于1990年采集珠江广州河段的9个采样点的附着硅藻群落.共得硅藻24个属,170个分类单位,其中,适腐性种8个,广腐性种84个,仍腐性种78个.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位于前、后航道中部的员村(st3),新造(st8),沙浴村(si10)三点的硅藻群落结构是为相似,向上,下游相似性逐渐减小.用硅藻群集指数(DAIpo)和河流污染指数(RPId)对各采样断面的水质进行分析表明:大盛(st12)和莲花山(st5)两点受污染最轻,属β-寡污带,黄沙点(st2)污染最严重,属α-中污带.对照点鸦岗(St1)也受到一定的污染,属α-寡污带,其它点的污染程度在α-寡污带与β-中污带之间.DAIpo值与BODS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86).珠江广州河段的前、后航道的污染程度相差不大(RPId=56.42,56.26),均属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会造成河流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河流生物的影响途径,归纳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中选取的指标、方法和研究尺度,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最后,从研究指标和尺度选取、监测点布设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当地粮食产量与粮食平均收购价格,分析了1960—2008年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区跨境河流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较小,总价值先减后增,沼泽、林地、草地面积的减少是总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但损失略大于收益;各项生态功能的服务价值对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大小的等级基本稳定,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废物处理功能的贡献率最大;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小及变化的空间差异较大,以流域下游的变化最频繁.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服务价值指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