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3.
 通过八年杉木针阔混交林的综合定位研究,筛选出一种高生产力和生态协调的人工林一以8杉木2火力楠为优势的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和乔木层贮存的能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3.7%和11.3%,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提高了林分的光能利用率,改善了林内小气候;增加了林地有机质的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增强了林分对害虫自我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是阳性乔木,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阴性灌木。这两种树种间作,形成针阔、乔灌两层树冠结构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可以改善茶树生态条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间作存在胁地现象。一般认为这是上层树木的过度遮荫和根系间的竞争造成的。为了解这两种树种根系的分布状况和相互关系,并为间作茶园的合理配置和加强这种茶园的耕作管理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湿地松与茶树间作根系分布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总被引:87,自引:13,他引:74  
系统研究了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及年周转率。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880、3035和1560kg.ha^-1;死细根生物量为235、398和565kg.ha^-1;细根年周转率为1.29、1.42和1.40;年生产量为1137、4318和2179kg.ha^-1;年死亡量为497.595和1149kg.ha^-1,分别相当于林分枯枝落叶年凋落量为3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粉蚧夏季数量凋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命表技术及其相应的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对新侵入害虫湿地松粉蚧Oraoellaa-cuta(Lobdell)夏季数量凋落的某些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广东南部的新侵入区,夏季高温引起的松梢迅速老化,上代为害以后引起的营养质量的变化、拥挤以及煤污病的严重发生等,均对湿地松粉蚧夏季种群数量的凋落有着明显的影响,其总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46.89,如果排除这几个因子的作用,下代种群的数量将为当代的46.89倍。  相似文献   
7.
杨桂权  杨大胜 《四川动物》1994,13(1):177-178
根据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万县市黑熊资源专题调查资料,栖息于我市森林中的黑熊约有500头,主要分布在我市北部城口(占44%)、东部的巫溪(占42%)、巫山(占14%)三县低中山的41个林区乡,海拔为1000—2500m的林下植被繁多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相似文献   
8.
不同树种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对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针阔混交林比针叶树纯林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要好,它使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19%,水分含量增加6—31%,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增加2—200%;土壤养分含量全N、NH4-N、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腐殖质含量分别增加45—75%、33—82%、55—85%、44—84%和37—46%.  相似文献   
9.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李振问,杨玉盛,吴擢溪,赖仕嶂(福建林学院,南平353001)(福建尤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65200)RootSystemof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 ¥LiZhenwen;YangYusheng(FujianForestryCollege,Nanping353001),WuZhouxi;LaiShizhang(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ofYouxiCounty,Fu-jianProvince36520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1):20-24。Therootsystemofa6-yearmixedstandofChinesefirandHomanaisstudiedby"soilcolumn"and"standardsampletree"methods.Thefineroot(lessthan2mmindiameter)biomassofindividualtreeofChinesefirinmixedstandis14.5%higherthaninpurestand,w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松脂合成相关的基因,对不同采脂期的木质部和针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与火炬松(Pinus taeda)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获得了68 211条unigenes,546 356 450条clean reads,平均比对率达90.21%。将不同时期木质部、木质部与针叶间进行两两对比,以P<0.05,|log2FoldChange|>1.0为标准来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萜类物质合成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其中大部分富集在MEP途径,从差异基因中挑选8个产脂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确定HMGR、DXS、TPS、ABC转运蛋白基因与产脂存在关联性。通过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挖掘出133个参与松脂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萜烯合酶基因(TPS)和ABC转运基因在正调控萜类物质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