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鸡肉及鸡蛋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18分散固相萃取填料净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脱脂,电喷雾离子源正负模式切换,HPLC-MS/MS多反应监测(MRM),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线性范围分别为0.1 ng/mL~2....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4例外伤性脑水肿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ET、LPO、SOD水平、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O、SOD、GC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T、LPO、NIHSS、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显著提高外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能够有效调节血清NO、ET、LPO、SO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发热、疱疹、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HFMD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何若天  罗科   《广西植物》1982,(2):81-87
甘蔗幼叶原生质体酶解释离期间呼吸速率逐渐降低。通气良好者原生质体产量高,但各处理原生质体存活率差异不大。以无机盐为稳压剂者,苹果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钠、琥珀酸钠、柠檬酸钠等呼吸中间产物均能提高原生质体产量,尤以琥珀酸钠和丙酮酸钠效果最好。而以糖醇为稳压剂者,苹果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钠和琥珀酸钠等有促进作用,柠檬酸钠却有严重抑制效应,产物几全部为具壁细胞。 呼吸抑制剂如碘乙酸、氟化钠、丙二酸、叠氮化钠和2,4-二硝基酚等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存活率均有抑制作用。随抑制剂浓度增加,呼吸受抑制越甚,原生质体产量和存活率的降低也越甚。琥珀酸能消除丙二酸对呼吸的抑制,并减轻丙二酸对原生质体释离的不利影响。 用酶法从具壁细胞中分离原生质体是既受细胞的代谢水平所调控,又受组成酶液的稳压剂的组分所影响。其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17℃水温下,单次肌肉注射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淋巴、肌肉和肝中药物残留浓度,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研究不同剂量氟苯尼考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肌肉和肝组织中的代谢规律及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在3种(5.0、10.0、20.0mg/kg)给药剂量下,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氟苯尼考含量瞬时达到峰值,而肝中氟苯尼考含量则随给药时间,先上升后下降,各组织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肌肉、血淋巴、肝。应用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3P97分析结果表明,血淋巴、肌肉、肝组织中氟苯尼考的代谢规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以3个浓度给药后,血淋巴中氟苯尼考的吸收半衰期(T1/2α)及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0.04、0.21、0.87h和0.60、1.48、3.29h,整体清除率(CLs)分别是2.17、1.99和2.12ml/(kg·h),肌肉中氟苯尼考的T1/2α及T1/2β分别是1.38、0.93、0.47h和10.39、31.78、23.91h,CLs分别是0.07、0.03、0.03ml/(kg·h),肝中氟苯尼考的T1/2α及T1/2β分别是0.69、0.07、0.12h和0.73、4.90、4.49h,CLs分别是1.79、2.55、3.89ml/(kg·h)。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在水温为(21±1)℃条件下,分别给予20 mg/kg体重单剂量血窦注射或50 mg/kg体重单剂量口灌给药,并于0.083、0.25、0.5、1、2、3、4、6、8、12、18、24和36h时间点采集血淋巴,运用反相色谱法检测血淋巴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浓度,采用3p97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血窦给药后,氟苯尼考的消除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ss)]、总体清除率(CL)分别为8.26h、14.43 L/kg、1.21 L/kg.h,氟苯尼考胺消除半衰期和代谢率(MR)分别为20.28h、9.3%;口灌给药后,氟苯尼考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2.49 mg/kg、1.0h、10.01h、21.6%,氟苯尼考胺的消除半衰期和代谢率分别为16.0h、37.5%。氟苯尼考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消除比氟苯尼考胺快,并能广泛地分布于身体各组织中;氟苯尼考在胃肠中吸收迅速,但其生物利用度不高,代谢率低。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日本品系体内氟苯尼考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琪  林静  黎飞  杜伟  王扬 《动物学杂志》2013,48(3):465-473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氟苯尼考在中华鳖日本品系(Pelodiscus sinensis Japanese strain)体内的残留代谢规律.在(25.0±2.0)℃水温下,150只体重为(250±50)g健康中华鳖日本品系连续7d投喂含30 mg/kg氟苯尼考的饲料,分别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h、2h、4h、8h、16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240 h、360 h采集肝、血液、肌肉和肾样品.样品中氟苯尼考的残留量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净化,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并利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中华鳖日本品系血液、肌肉、肝和肾中达峰浓度分别为167 μg/kg、188 μg/kg、67.15μg/kg和85.71μg/kg,达峰时间分别为4h、8h、8h和8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4.9 h、9.4h、29.5 h和13.0h,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血液=210.332e-0.070 6t+ 938.161e-0.0465t,C肌肉=5 642.635e-0.077tt+5 765.891e-00744t,C肝=111.596e-0.0360t+ 4.339e-00235t和C肾=176.509e-0.0654t+ 615.697e-0.0536t.说明氟苯尼考在中华鳖日本品系体内残留代谢较快,建议休药期为15 d.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研究对象, 分析在不同浓度氟苯尼考暴露下, 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呈“低促高抑”作用, 其72h-EC50为17.12 mg/L; 随着暴露浓度(≥1 mg/L)增加, 细胞内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上升。脂肪酸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参与藻细胞的防御机制, 氟苯尼考(< 1 mg/L)暴露引起细胞内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研究探究了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生态风险, 为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在体内转化后的抗菌效果,为临床前给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用微生物法,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考察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前药)转化后对敏感菌的抗菌活性。给大鼠按30 mg/kg肌注前药1 h后,可以达到最大血药浓度4.0μg/mL,与氟苯尼考(母药)的抗菌活性相当。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在大鼠体内能够迅速转化为母药而发挥其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酶产生菌地霉7203菌株的分离和诱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76个土样中分离获得271株脂肪酶产生菌,其中7203菌株产酶活性最高,从其形态特征确定属地霉属。对该菌株脂肪酶合成受油脂、脂肪酸及某些结构类似物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发现琥珀酸钠对该菌株生长及产酶有明显的负控制作用。经诱变筛选药物耐性变异株,使产酶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改良株的发酵条件及特征作了初步试验,并对有关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