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下肢手术使用止血带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我院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即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D组)和对照组(control,C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成功后,D组于上止血带前15 min,用微量泵给予Dex负荷量0.8μg/g,10 min静脉泵入,之后输注速度设定为0.4 μg· kg-1·h-1,直至止血带放气;C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用药方法同D组.记录两组药物给负荷量之前(T0)、止血带充气前(T1)、止血带充气后15 rain(T2)、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3)、止血带充气后45 min(T4)、止血带充气后60 min(T5)及止血带放气后5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率及所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量.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给予负荷量后,T2~T5各时点MAP均较T1显著升高(P<0.05),而T6时MAP下降,与T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T6各时点HR均较T1显著升高(P<0.05),各时点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T2~T6各时点MAP和HR均较T1显著升高(P<0.05),各时点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和T6各时点D组患者的MAP具显著低于C组(P<0.05),T1~T6各时点HR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1时HR显著低于TO时(P<0.05).C组和D组患者高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0%,C组明显高于D组(P<0.01).两组患者尼卡地平和阿托品的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麻黄碱的用量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应用艾司洛尔处理.结论:Dex可减少下肢手术使用止血带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高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有血和无血环境下粘合骨水泥和骨,比较两种粘合骨水泥的方式对骨与骨水泥界面稳定性影响的区别。方法:选取新鲜猪肱骨头20块,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有血的环境下用骨水泥将股骨头与金属粘合;对照组在无血的环境下用骨水泥将肱骨头和金属粘合,再将两组实验材料分别做拉伸试验,至骨与骨水泥界面断裂,最后再沿垂直于截骨面的方向做骨切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测量出每个实验对象中骨水泥的最大浸润深度。比较两组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最大载荷和断裂时的拉力以及骨水泥最大浸润深度。结果:实验组10个实验对象拉力最大载荷平均为738.50±262.15 N,断裂时的拉力平均为656.50±242.88N,骨水泥最大浸润深度平均为1.22±0.19 MM;对照组10个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中拉力最大载平均为739.60±306.98 N,断裂时的拉力平均为658.80±264.56 N,骨水泥最大浸润深度平均为1.22±0.21 MM。20个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均无意外断裂的情况发生,均在骨与骨水泥界面发生断裂。两组实验的拉力最大载荷与断裂拉力以及骨水泥最大浸润深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环境不能增加骨与骨水泥界面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与应用止血带相比,在TKA手术中不用止血带可能不会对骨与骨水泥界面稳定性和假体的寿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雷秋妹  王间萍 《蛇志》2016,(1):87-89
正四肢手术中应用电动充气止血带能有效暂时阻断主要血流形成一个"无血区",使手术切口的肌腱、神经、血管等微细组织结构暴露清晰可辨,便于术者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同时也缩短了麻醉时间[1]。目前,充气止血带已经广泛应用于四肢骨科手术,但如果使用或护理不当,可造成皮肤、神经损伤及止血带休克等并发症[2]。因此,如何正确应用充气止血带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止血带结扎患肢,从足背浅静脉推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应。方法:对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穿刺,踝关节上用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后,推注中等剂量尿激酶.通过测量腿围和彩超结果来评价是否有效。并采用多种护理辅助手段辅助治疗。结果: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有效率22.5%,显效率77.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所用材料价格便宜,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邢忠 《生物技术》2001,11(1):F003-F003,F002
橡胶止血带在现行的医疗护理工作的采血和静脉输液中医院仍广泛使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医院感染日趋严重,尽管采用某些控制手段(如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插入性操作的无菌程度等),但医院感染还时有发生[1]。在一次性医疗大范围应用时,唯有橡胶止血带依然多人交叉使用。能否引起医院感染,相关报道甚少,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105份橡胶止血带取自1999年8月~10月间,我院35个临床科室,以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烧伤科和急诊室为主,经统计每份止血带使用10d~14d,…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的疗效比较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56例TKA患者,根据止血带使用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124,全程使用止血带)和B组(n=132,安装假体至切口缝合包扎完毕间使用止血带)。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A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高于A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 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升高,且B组低于A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缩短,且B组大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TKA术中安装假体至切口缝合包扎完毕间使用止血带,可减轻对机体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止血带休克时主动脉舒缩功能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止血带休克发生过程中血管舒缩功能的改变及意义,以及与血管一氧化氮(NO)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thal方法复制大鼠止血带休克(ToS)模型,分别测定对照组和ToS组大鼠血浆中,主动脉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及主动脉组织中cGMP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同时观察了主动脉血管环舒缩功能的改变。结果:ToS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其血浆和主动脉孵育液中NO-2明显增加;主动脉cGMP含量增多;主动脉血管总NOS活性加强,其中主要是诱导型NOS(iNOS)活性增加。结论:ToS大鼠主动脉NOS活性加强,产生NO增多,造成血管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NO—样松弛因子对止血带休克大鼠血管舒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在大鼠止血带休克(ToS)模型上观察NO前体L-精氨酸L-Arg,NO合成阻断剂L-NNA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兰(MB)对离体胸主动脉舒缩活动的影响。发现止血带休克大鼠离体灌流的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血管组织cGMP含量增加。L-Arg可增强这一变化,而L-NNA或MB可减轻上述变化,而且这些药物作用不受血管内皮是否存在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非内皮细胞源的NO-样松弛因子(NO-LRF)是引起止血带休克动物血管低反应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手术患者因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穿刺成功15 min内静脉输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5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止血带前(T0)、止血带充气30 min(T1)、止血带充气1 h(T2)、止血带释放后30 min(T3)、止血带释放后1 h(T4)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3、T4时点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点观察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时点IL-6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观察组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止血带疼痛、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抑制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进而降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