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和双柱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07—25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被鉴定成分的总量占精油总组成的94.45—98.92%,其主要成分随采油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互叶白千层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芬  黄宇翔  丁舒敏  李青   《广西植物》1995,15(4):368-370
采用水蒸汽蒸馏收集互叶白千层芳香油,对该油进行GC/MS/DS定性分析及其总离于流图的面积归一化定量分析,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氧化合物6种,碳氢化合物19种。直接影响该油商品价值的化学成分4-萜品醇含量约为17%,桧樟脑含量约为2.4%。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方式同时测定麝香祛痛凝胶中主要成分麝香酮、樟脑、薄荷脑、冰片的含量。方法:采用玻璃柱3 m×3.2 mm,担体Chro2mosorb W 60-80目,涂布6%聚乙二醇(PEG)-20M,2%苯基(50%)甲基硅酮(OV-17)。从80℃到180℃程序升温;载气:高纯氮,流量:50ml·min-1;FID检测器;进样体积6μL。结果:试验表明,樟脑、薄荷脑、冰片、麝香酮分别在1-8μg,0.6-4.8μg,1-8μg,0.15-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8 062 X-483(r=0.999 9),Y= 9 829 X 61(r=0.999 6),Y=21 006X 562(r=0.999 1),Y=286 986X 406(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100.9%,98.81%,98.68(n=5)。结论:该法可靠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麝香祛痛凝胶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蛔蒿(Artemisia cina Berg)是菊科蒿属植物,我国新疆等地均曾栽培作为提取山道年的原料。花头含挥发油,据文献报道,挥发油中含1,8-桉油素、α-蒎烯、萜品烯(terpinolene)、1-α-松油醇及蛔蒿倍半萜醇(sesquiartemisol,C_(15)H_(24)O)等成分。蛔蒿挥发油曾作为抗炎和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痛和神经痛等。本文报道——对我国新疆栽培的蛔蒿所含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光谱分析法,分离、提纯,鉴定细叶亚菊挥发油中抑制垂穗披碱草生长的化合物49种,有α-蒎烯、莰烯、蒈品-3-烯、桉叶油精、胡薄荷酮、樟脑、萜品烯-4-醇和乙酸菊烯酸酯8种主要化合物,而占总细对亚菊挥发油的82.80%。其中樟脑最多,胡薄荷酮和桉对油精为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氧化樟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NE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E)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NE、LVEDD、LVESD、LVE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E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血清NT-pro-BNP、NE、LVEDD、LVESD、LVES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NT-pro-BNP、NE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驱避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外源植物挥发性物质对落叶松球果花蝇(Strobilomyia spp.)对寄主定位的干扰作用,在哈尔滨市和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子园,用松节油、樟脑、丁香油进行了室内生测和林间喷施试验。在室内,球果花蝇对1%松节油的反应率为94.23%,与1%丁香油、3%松节油、20%丁香油相比差异显著;对1%樟脑的反应率为87.92%。球果花蝇对2%丁香油的反应率最低,仅为16.30%。在室内及林间,1%松节油及1%樟脑对球果花蝇都表现为驱避作用。1%松节油及其对照对球果花蝇的驱避效果最好,平均每果虫数较清水对照的3.51分别降低了2.85和2.66,使球果被害率降低了57.0%和46.2%,种子被害率分别降低了24.7%和27.7%。其次是1%脑及其对照,每果虫数较清水对照降低了1.83和1.44个,球果被害率分别降低了9.0%和30.7%,种子被害率分别下降了12.2%和26.9%。1%丁香油对花蝇在室内表现为诱引作用,在林间表现为驱避作用。在喷施3种挥发性物质及其对照后,各个处理的球果挥发性物质主要组分的总量都较清水对照增加,各处理的α-蒎烯相对含量较清水对照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在13.56%-24.83%之间;各处理的β-罗勒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β-蒎烯、3-蒈烯、月桂烯、水芹烯的相对含量在各处理中升降不一。  相似文献   
8.
天然樟脑和芳樟醇的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湖北樟的分类位置、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叶油化学成分。其鲜叶出油率为1.7ml/100g,主要成分樟脑含量高达88.46%。湖北产芳樟和黄樟的鲜叶出油率均高达3.1ml/100g,主成分芳樟醇含量分別为89.59%和81.41%。  相似文献   
9.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银木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50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7.27%。最主要成分是樟脑(28.57%)等。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DNA转化原生质球构建解烃工程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供体菌C_(20-11)和D_(36-3)染色体DNA转化受体菌T_3原生质球。采用5mg/ml溶菌酶,37℃水浴1小时制备原生质球。原生质球形成率为99%,再生率为72.5%。在30%、PEG6000和0.1MCaC1_2作用下,供体DNA转化受体原生质球。我们用上述条件构建了能够同时降解以下四种碳源:苯甲酸、萘、樟脑、十六烷的工程菌株TCD32-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