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Robinsonand和Meyer首次报道了鱼类的链球菌病。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关于链球菌引起鱼类死亡的报道呈上升趋势,目前链球菌病已成为全球养殖鱼类的重要疾病。在我国,随着高密度养殖不断发展以及大量国外养殖品种的引进,链球菌病时有发生,并造成较大损失。链球菌种类很多,以色列在病鱼体内分离到60种链球菌。不同种类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在不同的鱼体,其症状不同。除个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外,大部分报道的链球菌病,没有呈现典型的症状。这些因素使我们诊断、确诊、防治链球菌病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苯丙烷代谢途径参与梭鱼草防御重金属胁迫的作用机制,分析镉(Cd)胁迫下梭鱼草叶片转录组序列,将其与NR、NT、PFAM、KOG、Swiss Prot、KEGG和GO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趋势化分析,同时从中挖掘与苯丙烷代谢途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1)共获得221 392个unigenes,其中170 175个unigenes被注释到数据库,6 506个unigenes被注释到31条次生代谢通路;(2)将梭鱼草叶片unigenes与Swiss-Prot和Nr数据库进行比对,共得到168 355条CDS序列,Estscan软件预测得到84 673条序列;(3)对检测到的20 02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有3个显著的基因表达模式,包括2个下调表达模式(Cluster 0:2 631个基因,Cluster 1:3 153个基因)和1个上调表达模式(Cluster 5:3 733个基因);(4)进一步挖掘转录组数据发现,在6_0 h和48_0 h组中,梭鱼草叶片中共有2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被鉴定出来,分别编码3个苯丙烷代谢公共途径关键酶,5个木质素...  相似文献   
3.
梭鱼脑垂体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鱼中,用电子显微镜能区别出6(或7)种形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这些细胞与光学显微镜区分的6(或7)种细胞类型一致。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前-腺垂体;中-腺垂体由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咆组成;后-腺垂体包括M1、M2细胞。对每种细胞类型的超微结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其他硬骨鱼的相应细胞作了比较讨论。不同的硬骨鱼,在超微结构方面每种细胞类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梭鱼幼鱼各项温度限制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梅英 《生态学杂志》1997,16(2):20-22,30
梭鱼幼鱼各项温度限制值的研究张梅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沈阳110001)StudyoftheTemperature_limitingValuesofLarvaoftheMulet(Lizahaematocheila).ZhangMeiying(...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岸捕食鱼类胃含物分析及渤海生物资源大面积定点拖网调查 ,研究了渤海莱州湾渔业资源增殖的敌害生物种类、分布及其对增殖种类的危害 .结果表明 ,鲈鱼幼鱼、黄姑幼鱼、绵鱼尉、虾虎鱼类是捕食渤海对虾、梭鱼等增殖种类幼体的主要敌害生物 ,危害主要发生在近岸 ,其中鲈鱼危害较为严重 ,主要危害期为 7月 ,被捕食的幼对虾长度以 3~ 7cm为主 .鉴于敌害生物大量捕食增殖种类主要发生在近岸和两者密集分布区的重叠处 ,在增殖放流区选择上 ,对敌害生物采取“回避”策略是保护增殖放流种类的可行措施 .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珠江口池塘养殖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梭鱼具有4对鳃,每个鳃由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耙组成。梭鱼鳃丝和鳃小片的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的基本相似,鳃丝表面分布有众多规则或不规则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鳃丝分为呼吸区和非呼吸区,呼吸区较为平滑,上皮细胞表面无微嵴,呈皱褶状;非呼吸区分布有沟、坑、孔等结构,上皮细胞有较规则的指纹状微嵴。鳃小片是最主要的呼吸场所,由基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柱细胞和毛细血管网组成。泌氯细胞主要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往外界。本文还探讨了梭鱼鳃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者利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集成的筛选方法,从采自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黄河口的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的内脏中分离鉴定了1株耐盐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OUCMDZ-1925,其发酵产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进一步采用色谱分离、波谱鉴定,从其固体发酵(大米培养基)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右旋丁内酯I(1)、丁内酯IV(2)、丁内酯II(3)、丁内酯III(4)和3,5,6-三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并发现化合物1–3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51650)有强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31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6μg/mL),化合物1和2对产气杆菌(ATCC13408)以及化合物1和3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93151)有中等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μg/mL和12.50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L和5.0μg/mL),化合物1–5对大肠杆菌(ATCC25922)以及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51650)有弱的抑制活性,且化合物1的产量高,达2.5g/kg,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药源。  相似文献   
8.
梭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等组织学研究手段,以生活于海水和咸淡水中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作为实验材料,对其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了消化道各部分粘膜褶皱的高低、多少、疏密程度,粘膜上皮细胞的类型,杯状细胞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消化道肌层的肌肉组织类型和肌细胞的排列方式.结果显示:咸淡水梭鱼的肠道中杯状细胞的数量多于海水梭鱼,食道是横纹肌,但其它消化道均为平滑肌.肝脏中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呈弥散状分布,其中有胰岛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集池塘育苗的39日龄之前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体色的变化以及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初孵仔鱼体表不具黑色素,仅卵黄囊具黑色素,孵化后2日龄体表黑色素增加,鳍膜无色透明。8日龄仔鱼开始变得不透明,腹侧有黑色线状斑点。在18~19日龄仔鱼转化为稚鱼时,鱼体背部具大量雪花状黑色素颗粒,在透色光下可观察到淡黄色斑点(黄色素)。30日龄幼鱼与成鱼相似,体表具淡白色,背褐腹白。梭鱼仔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各鳍的发育顺序是:胸鳍→尾鳍→腹鳍→背鳍→臀鳍→第二鳍棘。初孵仔鱼,鳍褶从头部后缘向后绕过尾部,终止于卵黄囊后缘油球外侧。2日龄仔鱼具胸鳍芽,全身由鳍膜包裹,5日龄仔鱼胸鳍和尾鳍鳍膜已具有相当的运动能力,能够起到推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梭鱼鳍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尾鳍的生长和鳍节的发育。梭鱼仔鱼在12日龄时出现腹鳍棘芽基,15日龄时第二背鳍棘出现。17日龄,尾椎骨向上弯曲,尾鳍基本发育完成,长鳍条16根,具10节,中间几根棘条末三节二向分叉,短鳍条上下各6~8根;背鳍有鳍条11根,具5节,最外侧鳍棘具刺,基部有支鳍骨。至30日龄,梭鱼幼鱼各鳍发育完全,与成鱼相似。  相似文献   
10.
梭鱼幼鱼选择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梅英  岳玉环 《生态学杂志》1995,14(3):26-28,32
梭鱼幼鱼选择温度的研究张梅英岳玉环(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沈阳11000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长春130118)侯文礼(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长春130024)TemperatureselectionforLarvaofLizahae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