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枫  赵轶千 《生理学报》1987,39(2):202-206
东方铃蟾鲜皮的甲醇提取液,可引起大鼠离体平滑肌的收缩。此液经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其80%乙醇洗脱的 C 组分显示生物活性。C 组分再经葡聚糖凝胶 G-15柱分离,其活性较强的早期洗脱组分 C_(_12),可被糜蛋白酶水解灭活,但其活性并不被5-HT 拮抗剂赛庚啶[2×10~(-6)mol/L]完全拮抗。继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见分离出的 C_(_12_h)峰与铃蟾肽~*(Bombesin,BBS)的出峰时间相同,且具相同的氨基酸组成。上述实验结果提示,C_(_12_h)肽可能就是铃蟾肽。  相似文献   
2.
东方铃蟾不同发育阶段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铃蟾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表达在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的组织有其特异性。心脏中以LDH-1占优势,骨骼肌和肝脏中以LDH-5占优势,脑中LDH-1与LDH-5的相对含量接近。从鳃盖期至成体,心、肝、骨骼肌的LDH同工酶谱型不发生转换。心脏的LDH同工酶含量无阶段间的差异;肝、骨骼肌的LDH同工酶相对含量变化发生在从尾退化期至成体这一时期。在尾退化期,脑中LDH同工酶谱型发生转换,但LDH同工酶相对含量变化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1983年,Lohka和Masui首先报道,用精子染色质与卵提取物一起温育,可以组装成具有典型结构的细胞核。这种核不仅具有合成DNA的能力,而且还能进入M期。同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两种Leptolalax——L.ventripunctatus和L.alpinus的常规Giemsa核型、C-带和Ag-NORs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ventripunctatus的2n=22,20M 2T,NF=42,1对Ag-NORs位于5(?),并呈现异形现象,该区域亦显C-带正染;L.alpinus 2n=24,14M 4SM 6T,NF=42,1对Ag-NORs位于No.8短臂端部,并有随体联合现象。两种的着丝点区域均呈现C-带正染。  相似文献   
5.
6.
在爪蟾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进行静液压处理,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得到四倍体。实验中获得三只存活了三年以上的四倍体雌性爪蟾。其中一只雌性与二倍体雄性爪蟾作人工催青得到受精卵。现已产卵三批,发育的胚胎400余,经检查子代染色体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7.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两栖类,关于脊索对邻近组织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相反,关于邻近组织对脊索的影响过去几乎没有任何报道。因此,本工作企图通过外植的方法,,研究脊索在早期发育中是如何决定的,是否也受邻近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脊索的决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提供了研究邻近组织影响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外源DNA或染色质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中可以诱导细胞核样结构的重建。重建核除不具有核仁样结构外,在其它形态结构上与真核细胞核十分相似。前人的工作表明在重建核中具有核仁前体结构。但可能是由于缺少活性核仁组织者的缘故,这些核仁前体不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生核仁。那么活性核仁组织者在重建核中是否能发挥其功能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提取纯化了四膜虫的大核与大核的周边核仁。进一步去除大核的核被膜,并将去除核被膜的大核与大核核仁分别加入非洲爪赡卵非细胞体系中。通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与大核染色质相连的周边核仁还是分离纯化的核仁结构在非洲爪赡卵非细胞体系中都不能保持其原有结构特征,而是发生了典型核重建变化,并且在诱导形成的重建核中也看不到核仁样结构。这些结果说明具有活性的核仁组织者在加入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后既不能继续保持其原有的RNA转录功能也不能诱导新的核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非洲爪蟾卵经钙离子载体A23187激活后,在10,000g下离心得到爪蟾卵提取物,LambdaDNA中入上述提取物可构建出染色质结构,并在染色质表面重建核被膜,同时,在染色质外的区域形成环形片层。核被膜在环形片层有相似的发生途径,它们都是由两类在形态、大小、膜结构上有明显差别的膜泡融合而来,首先是直径200nm的圆形小膜泡相互融合成双层膜片层,同时核孔复合体在双层膜上大量装配;以这些双层膜片层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