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洈水水库鳡鱼的生长及其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种鱼生长快,高速生长时间长,可连续5年每年生长6kg以上;2.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生长分别适合Von.Bertalanffy的生长公式:L=L_∞(1-e-k(t-t·))和W=W_∞(1-e-k(t-t·))~3;3.雌鱼体重生长速度快于雄鱼,体长生长无明显差别;4.建议大中型水体中的鳡鱼与其它鱼类群落体重之比控制在3—5%为宜。  相似文献   
2.
王东  田见龙 《生态学报》1990,10(4):349-354
本文对洈水水库鳡鱼的生长及其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种鱼生长快,高速生长时间长,可连续5年每年生长6kg以上;2.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生长分别适合Von.Bertalanffy的生长公式:L=L_∞(1-e-k(t-t·))和W=W_∞(1-e-k(t-t·))~3;3.雌鱼体重生长速度快于雄鱼,体长生长无明显差别;4.建议大中型水体中的鳡鱼与其它鱼类群落体重之比控制在3—5%为宜。  相似文献   
3.
清河水库鲢,鳙鱼种群动态研究:I.生产量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自全国工农业大跃进以来,水产事业也不例外地提出了振奋人心的规划,要在1962年使水产品的产量达到二千万吨以上,约等于目前全世界水产总产量的2/3。为突现此目标,必须要更好地挖掘广大水体的潜在力量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水体进行养殖,为祖国增加财富,适应社会主义大跃进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流域规划的宏伟远景中,除了修建三峡水利枢纽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外,尚要在长江上游各支流中兴修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形成一个梯级的水库群。例如,在岷江的干流中,就已有灌县鱼嘴和紫平铺两个水库开工修建,而计划修建的还有好几个水库,偏窗子水库即是其中之一。这些水库,除了具有蓄洪以减轻三峡水利枢纽负荷的作用,又可利用于发电、灌溉和交通运输外,同时,在渔业上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文用18个14.3m ̄3的围隔组成的围隔群,以鲤为材料,研究了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的负荷力。实验中观测了水温、透明度、pH值、溶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与非离子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结束时将这些变化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相比较,查明该负荷力约为3000kg·ha ̄(-1),建议增加25-35%的安全储备,以最大载鱼量1800-2300kg·ha ̄(-1)作为推荐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在水库围隔实验生态系统中鲢鱼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鲢鱼后,浮游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毛产量分别下降了58.7%、63.6%、52.5%和65.0%;透明度、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别提高了18.2%、32.5%;铜绿微囊藻数量减少了90.6%“水华”得到明显抑制。但小型绿藻(<20μm)数量未出现显著变化,因而其在藻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反而提高了82.3%。围隔内可被鲢鱼滤食的大型藻类(硅藻、甲藻、隐藻和绿藻(>20μm))占藻类生物量的85.8%,因此鲢鱼的存在能明显限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此外,放养鲢鱼还显著降低了水体中的COD,TP,DO和pH值,这表明鲢鱼对水质有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均于4月份开始繁殖,齐氏罗非鱼繁殖高峰为7月, 10月结束繁殖;伽利略罗非鱼繁殖高峰为6月, 9月结束繁殖。齐氏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4009.85±1305.6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7.32±15.63)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1.31±5.03)粒/mm;伽利略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701.85±591.2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46±0.87)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2±2.33)粒/mm;齐氏罗非鱼的绝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伽利略罗非鱼,平均成熟卵径则显著小于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和伽利略罗非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59和1.83,两个种群的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偏离1﹕1。研究表明两种共同入侵的罗非鱼种群具有不同的繁殖...  相似文献   
9.
郑磊  杞桑 《生态科学》1996,15(1):15-21
对我国首座核电站配套工程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蓄水初期的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蓄水水库由上下两水库组成。两水库的浮游生物种类组成显著不同。上水库浮游植物共记录到30种(属),浮游动物12种(属);下水库浮游植物19种(属);浮游动物25种(属)。上下两水库浮游生物数量均较贫乏,表明浮游生物群落尚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但在局部浅水处已出现小规模的蓝藻水花,认为是水库蓄水初期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李婷  唐磊  王丽  安磊  王骏  莫康乐  陈求稳 《生态学报》2020,40(4):1473-1485
梯级水库修建后自然河流形成了河相段和湖相段,而河流生境的改变对鱼类种群空间分布和生态类型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结合2018年5月渔获物和文献记载水库修建前后的渔获物数据,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及变化,优势物种及群落多样性特点,以及鱼类在河相、湖相段生态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梯级水库建设后溪洛渡至向家坝鱼类的种类数减少,随着水库的运行该减少趋势放缓,而大型鱼的种类数占比呈增长趋势。受生境变化的影响,鱼类优势物种发生变化,水库河相段和湖相段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生态类型组成上以缓流型、生活于水流中下层、产卵初始水温高于18℃等生态类型占优。研究表明,高坝大库的运行会造成鱼类种群以生态需求为目标,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而梯级水库建设导致的水动力条件差异是鱼类群落生态类型差异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