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农业行业标准NY/T761-2008检测方法,用气相色谱仪对福州市3家超市和3家农贸市场销售的16个蔬菜品种共60份样品进行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并根据GB2763 - 2005标准判定检出超标情况.结果表明:农药残留检出率为31.67%;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33%.从蔬菜种类上,白菜类、瓜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巢湖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其组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SPE-GC/ECD)作为检测手段,对巢湖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及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3个采样点中共检出包括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β-硫丹(β-Endosulfan)、艾氏剂(Aldrin)、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和七氯(Heptachlor)在内的16种有机氯农药,其总含量范围为0.54~64.01ng.L-1;16种有机氯农药中以HCHs和DDTs为主,其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6ng.L-1和16.57ng.L-1,约占其总量的84.75%;研究区的有机氯农药污染除了主要源于历史上农田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外,近期可能还有新的农药污染源进入水环境;研究区所检出的各类有机氯农药均未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巢湖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及潜在风险均属于中等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药材和种植土壤中农药及重金属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及ICP-AES法测定了安徽庐江和江苏洪泽2个种植基地的土壤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及全草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含量,并根据污染指数和相关标准对土壤及药材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2个基地的土壤及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差异.庐江产果穗和全草中Pb、Cd、Cu、Cr、As及BHC含量分别为3.361和3.953、0.172和0.190、8.258和7.722、3.423和2.658、0.284和0.355、0.003和0.004 mg·kg-1,Hg和DDT未检出;洪泽产果穗和全草中Pb、Cd、Cu、Cr、Hg及BHC含量分别为2.399和1.558、0.155和0.111、7.682和6.756、4.259和3.801、0.077和0.102、0.003和0.006 mg·kg-1,As未检出,果穗中也未检出DDT.庐江基地土壤中Cd、Cu、Cr、As、Hg、BHC和DDT含量分别为0.001、12.943、47.417、1.008、0.003、0.003和0.002 mg·kg-1,Pb未检出;洪泽基地土壤中Pb、Cd、Cu、Cr、As、Hg和BHC含量分别为3.443、0.002、18.655、63.385、3.701、0.141和0.004 mg·kg-1,DDT未检出.比较结果表明:夏枯草果穗中重金属残留量均高于全草,但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且庐江和洪泽基地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86和0.399,因此,土壤污染等级属安全级且污染水平为清洁级.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检测了夏冬两季受有机氯污染的典型湖泊--鸭儿湖严家湖区鲢肝中的视黄醇,软脂酸视黄酯及α-生育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营养素在鱼体内的代谢转换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季外界温度较高,肝脏内维生素主要以其生理活性形式存在,表现出视黄醇及α-生育酚含量较高;而冬季外界温度较低,肝脏内维生素主要以其储存形式存在,表现出软脂酸视黄酯含量高。鱼肝中视黄化合物的浓度随氧化塘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有规律下降的显著剂量/效应关系,表现在有机氯污染水域中鲢肝中的视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指示其污染毒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鸻鹬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来源,本研究以该迁徙路线上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腹滨鹬(C.canutus)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这两种鸟的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CHs、DDTs、硫丹Ⅱ等14种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值达1 573.5 ng/g脂重;在检出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中,α-HCH、β-HCH、γ-HCH、p,p′-DDE、硫丹Ⅱ、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检出率达100%;在大滨鹬的肌肉组织、红腹滨鹬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DDE的残留量最高;而在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最高;目标物中的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反式氯丹等未达检出限或含量较低。我们对比了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样本中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程度,红腹滨鹬的肌肉组织中HCHs的沉积量显著高于大滨鹬,而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腹滨鹬。此外,分别对比两个物种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沉积量,部分有机氯农药在脂肪组织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说明相比于肌肉组织,有机氯农药可能更易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商品竹林土壤有机农药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浙江省主要产竹区4县(市)商品竹林27个样地,对土壤主要有机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残留的有机农药种类为有机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有机磷(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和拟除虫菊农药(pyrethroid,PY),未检测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有机氯农药残留种类为HCH、DDT、百菌清、五氯硝基苯、三氯杀螨醇,其中,HCH、DDT检出率分别为100%和70.37%.有机磷农药残留种类为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胺磷和乐果,其中,甲基对硫磷检出率96.30%.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种类为氯氰菊酯、顺-氰戊菊酯,检出率分别为18.52%和62.90%;顺-氰戊菊酯残留量达1 227.14μg·kg-1,其他种类农药残留量低于150 μg·kg-1;这说明,试验取样区商品竹林土壤普遍存在有机农药污染:有机氯、有机磷残留量较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较高.竹林经营类型、经营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对竹林土壤有机农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集约经营竹林显著高于粗放经营竹林,笋用竹林较毛竹笋材两用林高,山地竹林较原农业耕作地改种为竹林的低.  相似文献   
7.
典型POPs物质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three level ten-fold dilution method)”的方法,对取自添加了DDT、林丹的盆栽实验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丰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作为典型POPs物质对土壤原生动物的抑制效应的初步探索性研究。实验发现,在添加了DDT、林丹的土壤中的原生动物的丰度与对照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其种群结构遭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其中作为优势类群的鞭毛虫、肉足虫平均数量最小时仅为CK对照的0.3%、2.5%,而对污染最为敏感的纤毛虫则在土壤中完全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受典型POPs物质污染的土壤,即使其含量很低,也对原生动物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其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徽省寿县等19个地区的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分析了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op′-DDE、pp′-DDD、α-硫丹和百菌清等8种有机氯农药(OCPs)在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 19个取样点中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总含量范围为ND~23.75 μg·kg-1,其中PP′-DDD、γ-HCH为主要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83和13.49 μg·kg-1.与199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六六六平均值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国内外土壤相比,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的六六六(HCHs)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安徽省农田表层土壤中OCPs、HCHs和pp′-DDD平均浓度分别为48.58、28.64和13.83 μg·kg-1,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一级土壤质量标准(<50 μg·kg-1),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9.
刘小真  赵慈  梁越  周立峰  赵信  洪桂平 《生态学报》2012,32(9):2863-2871
基于"临水垂直插管法"采集赣江流域32个采样点的底泥样品,经索氏提取方法(Soxhlet Extraction,SE)前处理及气相色谱法(GC-ECD)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结合多元统计学和ArcGIS9.3,研究了8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检测8种OCPs中,除β-HCH有2个点未检出,其它7种OCPs检出率为100%。以DDTs残留含量最高,DDTs平均值为10.40μg/kg,其异构体以p,p’-DDT为主;HCHs的平均值为8.24μg/kg,其异构体以β-HCH为主。它们除了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外,仍然具有新的外源HCHs和DDTs的输入。不同OCPs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HCHs总量分布较高的地区位于流域的中下游,DDTs总量分布较高的地区位于流域的中上游。  相似文献   
10.
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菌株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方玲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49-252
有机氯农药 (666、DDT)作为唯一碳源的Tonomura培养基分离筛选后,得到降解 666(BHC)的主要菌株有153号 (芽孢菌属Bacillus)、411号(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 512号 (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其对 666总量的降解率分别为 59.6%、56.9%和 56%,对 β-666的降解率分别为 55.9%、57.6%和56.9%.降解DDT的主要菌株有:288号(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410号和 411号 (均为无色杆菌属),其对DDT总量的降解率分别达 5 9.0%、47.5%和 45.1%,对PP′-DDT的降解率为 59.9%、57.6%和 49.6%.将这些分离出的菌株制成复合菌剂,应用于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所得到的降解效应类似于纯培养试验,表明田间应用复合菌剂,对降解农药残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