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爱兰 《生物学通报》2010,45(12):48-50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编写的课标教材更加突出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这一特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仅3个必修模块中,实验就有32个。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更是一个纯实验项目的模块。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减少实验损耗、降低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
靳波 《生命世界》2008,(12):102-103
一、教材依据 新课标中图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二、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是: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态系统”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5个一级主题。对该主题的学习,从个人的发展来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系统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接受系统论思维方式的训练,形成生态意识。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该主题内容在本模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该主题的具体内容标准进行研讨,并构思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4.
颜菁 《生物学通报》2011,46(5):31-33
1引言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1.4“细胞的增殖”主题下的一项具体内容标准。“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必修1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安排的涉及临时装片制作与显微镜观察类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张万明 《生物学通报》2011,46(11):55-5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的内容。该实验的目的是要在学生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下面以“脂肪的检测”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谈谈对教材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书义 《植物杂志》2009,(11):105-107
“伴性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问题驱动”的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获得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7.
郑春和 《生物学通报》2009,44(11):24-28
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标的“内容标准”部分指出,“遗传与进化”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文仅就该模块教学中产生的几个疑难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标在"稳态与环境"模块选取的学习内容,既有生物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又有生物群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内稳态与调节的内容比较抽象,生态学知识强  相似文献   
9.
王莉 《生命世界》2010,(5):108-109
<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是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它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使这一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冬云 《生命世界》2010,(9):99-10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