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1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嘉宁  李楠  张弛 《人类学学报》2022,41(4):686-697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的仰韶早期与中晚期人骨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表明,八里岗仰韶文化在其延续千年的时间内,居民体质状况从早期到中晚期出现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女性身高的减少、男女性下肢功能活跃度的降低以及四肢长骨纤细化的倾向。古病理指征则展现出龋病发生的显著增加、头骨钝伤的减少以及女性胫骨骨膜反应增多等表现。这些体质状况的变迁,与八里岗仰韶文化发展过程中日趋定居的生活方式、农业经济渐趋成熟以及食物加工技术的进步有关。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八里岗仰韶居民的体质特征改变与这一阶段仰韶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对这件头骨进行了研究,奇和洞III号为3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牙齿龋病严重,推测当时人类的经济模式主要以农耕为主。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柳江、山顶洞101号及14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奇和洞III号头骨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及新石器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征:奇和洞III号头骨长而脑量大,似更新世晚期人类;其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呈现出不同于南、北方人群的特殊体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奇和洞III号与对比的新石器时代各组在头骨的测量数据上没有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地区间差异,但在头骨的测量指数或形状上存在时代和地区间的不同。本文研究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3.
清水苑大洞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遗址发现于1998年9月,因发现丰富石制品、骨制品、灰烬层和哺乳动物化石等遗物而为学术界所关注。2013年9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清水苑大洞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区分A、B两区,揭露面积分别为4 m~2和6 m~2。A区揭露地层厚度约90cm,堆积物为灰白-灰黄色-灰黑色砂质黏土,共出土石制品2398件、动物化石及碎骨2000余件。石制品组合以小型石片工业为体,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各类废片、石锤、磨石等,此外还有5件砸击品。石制品原料大多取自围岩内的燧石,剥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制品以小型居多;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另有少量凹缺器;石器修理多以锤击法向片状毛坯的背面修理为主。~(14)C测年显示遗址形成于距今约11-14 ka BP,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于探讨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在贵州中部低海拔地区的适应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宝鸡关桃园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金丝猴头骨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松梅  李保国 《兽类学报》2006,26(4):417-420
关桃园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2004年改制)西部深山区拓石镇关桃园村(34°30′N,106°29′E),该村坐落于渭河东北岸一块发育较良好的黄土台地北部,北依骆驼山,南临渭河及西秦岭群峰,东距宝鸡市83km。2002年为配合宝(鸡)—兰(州)铁路二期工程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队,从1月至8月底对该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现了极其丰富的前仰韶时期文化、部分仰韶及周代遗存等(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工作队,2006)。根据遗迹之间的打破关系和陶器形制变化的特征,遗存自上而下分为西周文化(Ⅵ期)…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农具的发展历史,我们以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的脉络,根据不同时代农具的发展特点,将中国农具的古代发展历史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原始农具时期原始农具时期,这里包括中国历史的史前时期,就农具发展而言,主要是新石器时期原始农业时期,中国农具发展水平的代表是"耒耜"和"石犁"。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期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河南淅川坑南遗址新石器早期2个层位出土的35件石制品的淀粉粒,在17件石制品表面发现150粒淀粉粒,它们可能分别来自黍族(包括黍属、糠稷或粟属)、薏苡属、小麦族秸秆和根茎类植物,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先民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第②与第③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的对比表明,第②层淀粉粒数量和种类都有着大幅增加,一种可能是不同层位埋藏环境的差别导致淀粉粒保存情况的不同,另一种可能是与当时先民获取更多种类的植物资源有关。同一类型石制品表面淀粉粒数量与种类的差别,也暗示了不同石料本身硬度、孔隙对淀粉粒的吸附与捕获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猪年话猪     
郭耕 《生命世界》2007,(2):104-105
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民间称其为六畜之首,但在生肖属相中却排在最后。让猪作十二生肖的压阵之物,倒也名副其实。我国养猪历史已经有七八千年了。在许多古人的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遗址,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他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由此,葬猪或以猪做祭祀品就显得十分重要。家祭时,陈豕于室,合家而祭,故“家”是宝盖下有个“豕”字,这乃是今天我们所用“家”字的由来。也有人解释“家”的意思是农耕社会居室之下养一“猪”,“豕”即猪也。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西北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14C测年、动植物遗存以及人骨碳同位素数据,梳理了不同降水量区域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0000-6000 BP,人类活动强度较弱且多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区域,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尚不清楚;6000-4000 BP,粟黍农业的强化促进了人类活动空间向西扩散,显著的气候事件导致人类活动强度下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显现;4000-2200 BP,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带来的农牧业元素促使不同降水量区域生存资料多样化,人类适应和影响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该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存在时空差异性,对环境的影响仅在区域尺度上呈现。  相似文献   
9.
胡松梅 《化石》2006,(4):39-40
关桃园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县西部深山区拓石镇关桃园村,该村坐落于渭河东北岸二级阶地上,北依骆驼山,南临渭河及西秦岭群峰,东距宝鸡市83公里。2002年为配合宝(鸡)—兰(州)铁路二期工程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  相似文献   
10.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依据地处黄河中游二级阶地的渑池县班村遗址中浮选出的大量产和种子,鉴定后得知,在约700aBP裴李岗文化层中有栎、朴、山茱萸、紫苏和野大豆,反映当时该地的植被应属暖温带灌叶叶林区,古代先民主要以渔猎采集植物为生,至约4500aBP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层中出现的是大量杰和黍等栽培农作物的种子,表明当时邢让褚转变成驯养载培贯注,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在植物学、环境考古学和古人类学拓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