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该文报道从有庄动物园一只死亡的斑海豹Phlcoa vitulina中采集的一种线虫,旋尾双瓣线虫Dipetlaonema spirocattda(Leidy,1858)Anderson,1959。这个虫种与Anderson的描述基本相同,但虫体的大小、雄虫尾乳突的数目以及左交合刺的长度与Anderson的描述略有不同。该种线虫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2.
<正>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雷州保护区)是我国大陆近海海区中热带特征最典型、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最复杂的区域之一。这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藻床生态系统都是近年发现的,白氏文昌鱼、斑海豹等也都是这个海区的新记录。此外,从本保护区采集到的一些标本至今还没有定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雷州半岛可能是印度洋白海豚和中华白海豚这两个种(或亚种)的分界线。因此,在雷州半岛海域的白海豚种群对于研究其分类和演化意义重大。在这片海区中至少有4种豚类生活,这对于研究它们的生态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卫星标记跟踪方法对斑海豹的野外释放效果进行了研究。2010 年和2011 年6 月分别释放了4 头和3头人工繁殖的2 龄未成年斑海豹,2011 年同时释放了3 头野外出生的救助个体。标记斑海豹在释放后,7 头人工繁殖斑海豹中的5 头信标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在信号消失前,1 头斑海豹一直在渤海海域活动,另4 头沿辽宁沿岸、朝鲜西海岸到达辽东湾斑海豹的主要度夏海域韩国白翎岛附近。研究期间,1 头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59 d内运动的距离超过1 250 km。救助斑海豹中,2 头个体的信标信号持续较长,并分别在山东半岛沿海和黄渤海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海域后可以正常生活洄游。  相似文献   
4.
辽东湾斑海豹(Phoca largha)线粒体D-loop区异质型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技术和DNA克隆测序技术,随机测定了3头斑海豹mtDNA控制区(D-loop区)csn-3上、下游1000bp左右的序列,每头斑海豹任选14个克隆菌斑进行测序,结果所得序列均无重复,得到42个单倍型.结合GenBank已发表的斑海豹mtDNA控制区序列(Phoca largha,AM181031),通过Clusta1X1.83、MEGA3.1和FastPCRv3.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我国珍稀保护动物斑海豹个体内线粒体DNA(mtDNA)的控制区CSB-3之后存在异质型现象,且存在数目不等的串联重复序列.从分子水平进行了不同类型重复序列变化规律的研究,初探了mtDNA控制区异质型在斑海豹中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技术,对斑海豹心肌、肝脏、胰腺、肾组织和骨骼肌的LDH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海豹不同组织LDH同工酶的区带数目、相对活性和亚基含量均具组织特异性,并且计和胰腺中不存在LDH1。  相似文献   
6.
张婷  祝茜 《兽类学报》2011,31(3):219-225
本文从25 份斑海豹样本中获得141 bp 片段,发现21 个变异位点,定义了12 个MHC-DQB 等位基因,氨基酸变异率为25.5% 。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是0. 0071 ~ 0.1064,平均值为0.0577,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碱基差异是1 ~ 15 bp,平均差异数为8 bp。与其他鳍足类动物对比后发现,斑海豹MHC-DQB 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非同义替换率明显高于同义替换率,由此造成的氨基酸替换集中在肽结合位点PBR 附近,表明DQB 基因受到强烈的平衡选择作用。11 个样本出现多于两条等位基因的情况,推测存在基因重复现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辽东湾斑海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7对AFLP引物对斑海豹3个群体(按不同采样年份分类)43个个体扩增共得到241个位点,3个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0.45%~95.85%,总多态位点比例为99.59%。群体的香农(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817~0.4716,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742~0.4023之间。2007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6年群体,2005年群体处于中等水平。用NTSYS软件进行个体聚类及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树,发现3个群体的个体基本随机聚到一起,界限不十分明显,说明3年的群体差异不明显,甚至可以认为它们是混合群体。结果表明,斑海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简单化,且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