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梁世寅 《蛇志》2004,16(4):37-38
前列腺素E1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其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已得到大多数临床医师的认可:具有抑制免疫反应,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肾微循环等多种作用.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通过应用其治疗慢性肝炎37例(设对照组40例)观察,其退黄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源性肠道菌群失调与保肝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及或加服乐托尔或加服培菲康来治疗慢性肝病疗效.方法:慢迁肝41例及慢活肝37例,各随机分成三组:A组:常规治疗 乐托尔胶囊,2粒/次,2次/d;B组:常规治疗 培菲康胶囊,3粒/次,3次/d;C组:常规治疗:益肝灵 Vit.C Vit.B Co,各2片/次,3次/d,三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75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3例.腹胀、腹泻、肝区不适消失率及ALT、内毒素试验复常率二项三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乏力、SB复常率在慢活肝中三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慢迁肝三组分别为83.3%、69.2%、35.7%;慢活肝三组分别为:63.7%、61.5%、33.3%,三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常规保肝治疗加服微生态制剂,不论是死菌及其代谢产物或活菌制剂均有肯定的价值,但死菌制剂具有活菌制剂不具备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谭文杰  阮力 《病毒学报》2006,22(5):407-411
HBV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肝炎[1],尽管有效的预防性疫苗使用已超过20年,但HBV感染引起死亡人数仍位居前10位,而且当今世界上多于5%的人口(4个亿)为HBV携带者,5%~10%成年感染及40%~90%婴幼儿感染可发展为慢性感染,每年死于HBV相关的肝硬化与肝癌病人多于25万[1]。目前HBV的抗病毒治疗不仅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疗效有限,而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研发HBV治疗性疫苗,使用抗病毒治疗与治疗性疫苗相结合的乙肝组合免疫治疗方法。1 HB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与临床转归HBV感染肝细胞造成的肝损伤主要由宿主对病毒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应答及炎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特异性抗HBcIgG,用ELISA捕捉法检测特异性抗HBcIgM。11例急性乙肝病人急性期抗HBcIgM100%阳性,抗HBcIgG全部阴性;恢复期抗HBcIgM 81.8%阴转,抗HBcIgG则100%阳转。17例慢性乙肝病人抗HBcIgM82.35%阳性,抗HBcIgG 100%阳性。被检血清经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证实抗HBcIgM和抗HBcIgG两类抗体反应在急性和慢性乙肝病人血清中具有不同的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光平 《生物磁学》2006,6(1):68-71
病理诊断是各种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中的“金标准”。慢性肝炎时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判断肝脏损伤程度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因其有创性尚未普遍开展。目前有数种血清学标志物用于慢性肝炎时肝损伤的评估,部分学研究了其与肝脏病理的关系,希望找到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无创性指标,近年来研究显示部分血清学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准确反映了慢性肝炎时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虽然其中某些项目尚存争议。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一综述,以便于参考这些血清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影响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到2009年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CHB患者46例,应用IFN-α治疗48周,根据IFN-α治疗的疗效将其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评价患者的宿主、病毒载量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的性别比例、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应答组治疗前HBV-DNA载量低于无应答组,AL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HBeAg阳性患者的应答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在治疗12周时HBV-DNA载量下降〉2log的比例高于无应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HBVDNA载量低、ALT水平高和HBeAg阳性以及治疗12周时的HBVDNA应答可以作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时应答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保肝治疗和加用丽珠肠乐二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共治疗1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如下: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在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中p值均<0.01。慢迁肝中在ALT复常中P<0.05,肝硬化中在ALT下降、SB下降、白蛋白上升及鲎血试验转阴中p值分别为<0.01、<0.01、<0.05和<0.01。本文提出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丽珠肠乐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8例,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都治疗3个月。对治疗后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A、CⅣ、PCⅢ和LN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HA、CⅣ、PCⅢ和LN值明显较低(P0.05)。结论:益气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纤维化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