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马铃薯块茎切片- 软腐病菌亲和互作过程中, 不同强度的亲和互作中活性氧的释放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强亲和互作中的24 小时内,无明显的活性氧释放。但在弱亲和互作中,互作8 小时后,即有明显的活性氧的释放,20 小时达到高峰,并且这种活性氧的释放提高寄主的抗病性。试验显示马铃薯块茎切片与软腐病菌的亲和互作诱导寄主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SHAM 处理降低亲和互作过程中寄主的感病性, 同时SHAM 处理也促进亲和互作中寄主活性氧释放高峰的出现, 表明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可通过抑制亲和互作中寄主活性氧的产生而促进寄主的感病性。从而证明了一种新的寄主植物抗感病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formis West.)的流行受渚多因素的影响,品种的感病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国自50年代以来,条锈病曾发生3次全国性大流行和多次局部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软腐病菌中的强致病菌Ecc、弱致病菌Eccb在马铃薯块茎中诱导抗氰交替途径运行的能力依次为Ecc、Eccb。即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强,诱导抗氰交替途径的能力越强,显示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过程与寄主植物体内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密切相关。SHAM抑制剂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过程中寄主植物中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可增强寄主植物的感病性。信号传导试验显示LaCl3、LiCl可通过促进体内抗氰交替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