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苗 《蛇志》2004,16(4):51-53
休克是由Shock一字音译而来,人们对休克的认识逐步深化。现代观点认为:休克是因任何重症打击而出现机体毛细血管网内广泛而深刻的灌注衰竭,组织中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降到细胞可能耐受的临界水平之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的积聚。这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生命脏器的低灌注和伴随的代谢改变。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48h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大量血浆样液体丢失,  相似文献   
2.
在20只麻醉的杂种狗身上对高温中暑时产生循环衰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对照组当直肠温度升至41℃以上时,心搏量与心输出量明显降低(P<0.05)。但在40.5℃静脉注射纳洛酮的动物,41℃时的心搏量与心输出量却明显增加(P<0.05),同时中心静脉压较对照组下降得更多,平均动脉压在注射后稍有升高。此外,在对照组的6只动物上于体温38℃与42.5℃时,分别测定了血清钠与钾的浓度。血清钠增加36.3±12.32mg%(P<0.05),血清钾增加6.3±1.61mg%(P<0.01)。结果提示;高温中暑时的循环衰竭可能与β—内啡肽有关;在体温42℃以上时出现的心律不齐,可能与血清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山莨菪碱作为常规药治疗毒蛇咬伤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11,他引:4  
李其斌  林可干 《蛇志》1999,11(3):6-8
山莨菪碱是我国首先从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 是改善微循环衰竭的一种特效药物, 特别是在防治蛇伤 D I C或急性肾衰的病例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另外, 该药在抢救过程中大剂量 500m g/d(是普通剂量10m g 的 50 倍) 使用而未见明显副作用, 因此, 1987 年以来我们常规使用山莨菪碱治疗 (重症者配合抗蛇毒血清) 各种毒蛇咬伤797 例, 均收到明显效果, 认为山莨菪碱是防治蛇伤血液毒引起 D I C 出血、急性肾衰、微循环衰竭、 M S O F的有效药物, 并可减轻神经毒引起的气道分泌物阻塞、提高血氧分压, 减轻缺氧对大脑的损害,竟争保护胆碱能受体、减轻神经毒性、加快自主呼吸恢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吴洪俊  孙网保 《蛇志》2007,19(3):199-200
蝮蛇咬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麻痹、急性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必须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一般而言,三大危症多先后出现,故临床常常利用其中的时间差分别给予处理。早期特别要保护肾功能,中期应及时处理呼吸麻痹而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随时注意心脏功能的情况,避免两种以上的危症同时出现,以免造成抢救的困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