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了1987年冬季在南平地区分离的一个腐生耳霉新纪录——异孢耳霉(Conidiobolus incongruus),分生孢子梗无色,不分叉,6—10×50—130μm,分生孢子无色,多数球形,少数亚球形至椭圆形,13—33×16—35μm,易萌发,多数形成菌丝体,少数可形成次生分生孢子或三生分生孢子,弹射在水琼脂上的分生孢子常能迅速产生小分生孢子。接合孢子球形,淡黄色,光滑,直径18—29/μm,壁厚2.5—5μm。  相似文献   
3.
4.
柄锈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柄锈属的二个新种,一种是寄生在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蓼科)上的金线草柄锈(Puccinia antenori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浦城;另一种是寄生在花锚(Halenia sp.)(龙胆科)上的波壁柄锈(Puccinia undulitunicata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炉霍与甘孜之间的锣锅梁子。金线草柄锈的夏孢子堆均匀密布于叶背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亚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18—35×17—23μm,壁厚1—2μm,淡黄褐色,有刺,芽孔2个,生在腰部附近。冬孢子堆颜色较深;冬孢子棍棒形或椭圆形,隔膜处不缢缩或稍缢缩,25—45×13—23μm, 顶壁厚3.5—5μm,肉桂褐色,光滑;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生于隔膜附近。本种近似韦氏蓼柄锈(Puccinia polygoni-weyrichii T.Miyake),但其夏孢子壁厚度均匀,冬孢子顶壁增厚,而后者夏孢子顶壁增厚(5—7μm),冬孢子壁厚度均匀(2—2.5μm)。波壁柄锈的冬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夏孢子在冬孢子堆中混杂,近球形或宽椭圆形,22—25×18—23μm,壁厚2—2.5μm,密生小刺,暗褐色,有3—5个散生的芽孔。冬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隔膜处不缢缩,25—40×20—25μm,壁波状起伏,厚度不均匀(1.5—2.5μm),栗褐色;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近基生或基生。本种由于冬孢子壁呈波状起伏而不同于龙胆科植物上的其他已知的柄锈。  相似文献   
5.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86,(4):275-276
<正> 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无毛,疏生小皮孔;托叶条形,纸质,长5—7毫米。叶卵状披针形,长2.5—4.2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有时稍不对称,边缘有锯齿,有时为重锯齿,齿端有腺体,上面无毛,下面沿中、侧脉略被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侧脉每边13—18条,网脉细密,在上面明显突起,下面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无毛或被微小柔毛。果序长2—4厘米,果序轴纤细,无毛;果稀少;果苞长1—1.3厘米,半卵形或半宽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内侧边缘全缘,直或微弯;小坚果宽卵形,长2.5—3毫米,宽3.5毫米,先端被柔毛,其余无毛,有明显的肋7—9条。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斜胸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耳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钟麟  蔡平 《动物学报》1992,38(2):136-138
本文记述耳叶蝉科斜胸叶蝉属一新种:黄缘斜胸叶蝉Epiclinata flavomarinata sp.nov.。标本采自我国西藏。文中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构造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比较,附有主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体外脱囊过程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虫表面粗糙,无其他生物学结构。孢子囊呈橄榄状,斯氏体明显。在脱囊介质作用下,孢子囊壁强度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和皱折。未观察到因斯氏体消失而直接留下的开口。子孢子香蕉状,表面有数个微孔呈不规则排列,顶器短突状,无其他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9.
邹钦 《四川动物》1990,9(3):31-34
耳喙象亚科Otiorrhynchinae是象虫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括短喙象和耳喙象两大类群。据作者初步统计,全世界已记录800余属(亚属),约8500种,我国已记录70属约400种。耳喙象的分类系统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学者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就耳喙象亚科的分类简史及其系统地位作一简单介绍和评述。一、分类简史1758年,林奈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首创了Curculio属,记载了80种象虫,C.palma-run为模式种,其中我国有一种(C.chinensis)。1826年,Schoenherr首次将象虫分为Brach-yerides、Entimides、Pachyrychides、Cleonides,Cyclomide…  相似文献   
10.
耳河螺生殖器官和精子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永灿 《动物学报》1996,42(4):343-348
耳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 (Martens)」为雌雄异体。雄性生殖器官由精巢,输精小管,贮精囊,输精管,前列腺和阴茎组成。精巢内有精子,精子有典型精子和非典型精子两种。扫描电镜下,典型精子头部呈螺旋状,尾端只有一根较粗壮;非典型精子头部和中部为棒状,尾部呈扫帚状,由8-15根鞭毛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