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由于构成肽聚糖四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交联方式又变化多端,从而不同种类细菌的肽聚糖结构多种多样。在描绘肽聚糖结构时要注意:1.四肽链第二位的D-谷氨酸与下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连接成肽键的是r-羧基,而不是α-羧基。2.交联主要是两条邻近的不同聚糖链骨架上与N-乙酰胞壁酸相连的两条相邻四肽链间的交联。3.G-细菌是两条四肽链直接交联,没有桥肽的参与。溶菌酶仅水解N-乙酰胞壁酸c-1和N-乙酰葡糖胺c-4之间的β-1,4糖苷键;而青霉素是抑制肽聚糖合成的最后阶段——转肽反应。由于两者的作用机理完全不  相似文献   
3.
邢宝仁  甘晟光 《生理学报》1990,42(3):302-306
在20个下丘脑脑片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46个室旁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单位,观察了5-羟色胺对它们的作用。当薄片用含5-羟色胺(10~(-6)mol/L)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后,有16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反应的潜伏期为1.21±1.21 min。这种反应可被5-羟色胺的阻断剂噻庚啶所阻断。3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减少,27个单位无明显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约1/3的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能被5-羟色胺所激活。  相似文献   
4.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对电刺激蓝斑和中缝背核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室旁核(PVH)神经元的单位放电,观察它对电刺激蓝斑(LC)和中缝背核(DR)的反应。 在435个被试验单位中,5个单位对LC电刺激呈现逆行反应,75个单位呈现顺行反应。在这75个顺行反应单位中,27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48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对电刺激DR发生反应的有74个单位,其中15个对单刺激发生反应,59个对串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单刺激不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有23个PVH神经元既对LG刺激又对DR刺激发生顺行反应。实验结果提示,PVH与LC、DR之间存在神经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内脏痛的实验模型,探讨室旁核中的加压素在针刺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大鼠在在射酒石酸锑钾(0.1%,10ml/kg,i.p.)后,出现可定量的扭体反应,能作为观察内脏痛的客观指标。(2)电针对内脏痛有抑制效应,即具有镇痛作用。(3)电刺激室旁核,能加强电针对内脏痛的抑制效应,损毁室旁核,则此抑制效应基本消失。(4)脑室注射加压素抗血清(14μl)或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Tyr(Me)-AVP,500ng/5μl]都能明显减弱电针的抑制效应。(5)腹腔注射加压素拮抗剂(10μg/kg),不能翻转电针的抑制效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室旁核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参与了电针刺激对实验性内脏痛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注射心房钠尿肽对大鼠室旁核单位放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金顺  马丽云 《生理学报》1991,43(4):394-399
We have applied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to record 118 spontaneously firing units from the hypothalamus in rats. Detection of the recording sites showed that 84 were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 and 34 were near the PVN (near-PVN). After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 administration of 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 91% (P less than 0.005) of the PVN neurones and 71% (P greater than 0.05) of near-PVN neurones sensitive to AN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pontaneously firing rate. After i.c.v. administration of hypertonic NaCl solution, 64.7% (P less than 0.005) of the PVN neurones and 61.1% (P greater than 0.05) of near-PVN neuron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firing r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c.v. administration of ANP profoundly inhibits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PVN neurones, but hypertonic NaCl solution markedly stimulates the PVN neurones.  相似文献   
7.
郑坚  潘敬运 《生理学报》1991,43(4):330-33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PVN) and alpha 1 adrenergic receptor of PVN in the pressor responses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in alpha 1-chloralose-anesthetized cats with carotid sinoaortic denervation and vagotomy.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consisted of a primary and a second components. The primary component response was completely blocked while the second component was not blocked by autonomic blocking agents (hexomethonium and atropine). Bilateral lesions of PVN greatly attenuated the pressor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utonomic blockad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nd PVN injection alpha 1, adrenergic antagonist (prazos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alpha 1 adrenergic receptor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specially in PV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sor responses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氯醛糖麻醉、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去神经和切断迷走神经的猫中探讨室旁核和室旁核α_1肾上腺素受体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升压反应中的作用。刺激肾神经中枢端可引起动脉血压明显升高。这种血压升高由两个成分组成。第一成分可被植物性神经阻断剂六烃季铵和阿托品所阻断,第二成分不能被植物性神经阻断剂所阻断。双侧室旁核毁损后,植物性神经阻断前、后刺激肾神经中枢端引起的升压反应都明显减弱。侧脑室和室旁核微量注射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哌唑嗪,可显著抑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升压反应。这些结果表明,室旁核和中枢的,尤其在室旁核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升压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学勤 《生理学报》1985,37(4):346-352
在72只乌拉坦、氯醛糖麻醉兔,静脉注射三碘季铵酚后,在人工呼吸下进行实验。结果观察到,在家兔蓝斑复合核(Lo-So)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或可乐宁(Clonidine)能减少刺激下丘脑诱发的室性期前收缩(HVE)数。而微量注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心得安、α_1肾上腺素激动剂甲氧胺(Methoxamine)或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或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则对 HVE 无明显影响。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对 HVE 的抑制效应不能被事先在该区注射心得安所阻断但能被事先静脉或 Lo-So 区注射育亨宾所阻断。NE 或可乐宁的抑制效应也均可被育亨宾所翻转。可乐宁的抑制效应还可被纳洛酮所翻转。电解损毁延髓中缝大核区可消除在 Lo-So 区微量注射 NE 或可乐宁对HVE 的抑制效应。上述结果提示,Lo-So 区α_2受体的兴奋可减少 HVE 数,这些作用可能依赖于延髓中缝大核区的完整。可乐宁对 HVE 的抑制作用可能有阿片受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柄锈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柄锈属的二个新种,一种是寄生在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蓼科)上的金线草柄锈(Puccinia antenori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浦城;另一种是寄生在花锚(Halenia sp.)(龙胆科)上的波壁柄锈(Puccinia undulitunicata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炉霍与甘孜之间的锣锅梁子。金线草柄锈的夏孢子堆均匀密布于叶背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亚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18—35×17—23μm,壁厚1—2μm,淡黄褐色,有刺,芽孔2个,生在腰部附近。冬孢子堆颜色较深;冬孢子棍棒形或椭圆形,隔膜处不缢缩或稍缢缩,25—45×13—23μm, 顶壁厚3.5—5μm,肉桂褐色,光滑;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生于隔膜附近。本种近似韦氏蓼柄锈(Puccinia polygoni-weyrichii T.Miyake),但其夏孢子壁厚度均匀,冬孢子顶壁增厚,而后者夏孢子顶壁增厚(5—7μm),冬孢子壁厚度均匀(2—2.5μm)。波壁柄锈的冬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夏孢子在冬孢子堆中混杂,近球形或宽椭圆形,22—25×18—23μm,壁厚2—2.5μm,密生小刺,暗褐色,有3—5个散生的芽孔。冬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隔膜处不缢缩,25—40×20—25μm,壁波状起伏,厚度不均匀(1.5—2.5μm),栗褐色;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近基生或基生。本种由于冬孢子壁呈波状起伏而不同于龙胆科植物上的其他已知的柄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