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宜昌大老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大老岭有野生种子植物122科435属856种。对本区科、属和种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性质明显是温带性,且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地理成分复杂,仅属就有13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地理联系广泛,具有古老性强和特有现象不很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地形对森林群落年龄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形已被广泛认为是植被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但其对山地森林群落动态的影响及其机理仍不清楚。作者在三峡大老岭选取一块200 m×1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林样地, 在样地植物群落调查的同时,建立了1∶500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利用树木年轮数据和分种的胸径 年龄幂函数模型,推算了全部10 m×10 m单元样方的群落年龄。统计了样地群落的年龄结构及其代表种的构成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结合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地形和生物因子对群落年龄结构的影响与途径。结果表明:1)幂函数模型很好地拟合了16个树种的胸径-年龄数量关系;2)样地内群落斑块的年龄介于14~179年,平均值在95年左右;3)代表样方群落年龄的树种共有24 个,而前5种即在68.5%的样方中决定群落的年龄;4)回归分析表明群落年龄受到溪流影响指数、坡位、坡度、样方内受干扰木胸面积和树种生长指数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显示沟谷地 表径流冲击和表土侵蚀等坡面过程带来的干扰明显影响群落发育过程的空间格局,具有不同生态习性树种的潜在年龄也限制了群落的现实年龄;5)地形主要通过控制地表干扰体系的时空分布和不同物种的选择性分布两方面而对群落动态与年龄产生影响。但由于生态格局自身的复杂性与随机性和分析方法带来的误差,使基于地形的群落年龄格局预测结果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4.
在标本和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孩儿参属( Pseudostellaria Pax)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总结,依据Mizushima的分类系统编制了孩儿参属的分类检索表,对5个存疑种进行了初步分类处理,并对孩儿参属各种类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绘图和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肉质块根、绝大多数种具有闭锁花以及开放花花瓣常呈2浅裂是孩儿参属区别于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其他属的典型特征。初步确认全世界的孩儿参属植物共22种,被分成Sect. Pseudostellaria和Sect. Mamillatae 2个组,其中,前者仅包含石生孩儿参﹝P. rupestris ( Turcz.) Pax﹞1种,而后者则被进一步分成Ser. Mamillatae和Ser. Distantes 2个系。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将P. sierrae Rabeler et R. L. Hartm.和P. oxyphylla ( B. L. Rob.) R. L. Hartm. et Rabeler归入孩儿参属的观点,并建议将矮小孩儿参﹝P. maximowicziana ( Franch. et Sav.) Pax﹞、须弥孩儿参﹝P. himalaica ( Franch.) Pax﹞和异花孩儿参﹝P. heterantha ( Maxim.) Pax﹞分别独立成种。从分布区域看,孩儿参属呈北温带间断分布,由北美洲、地中海地区和东亚3个相互隔离的地理区域组成,并且,东亚为其多样化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5.
孩儿参Pseudostelariaheterophyla(Miq.)Pax的块根系常用中药太子参。本文报道了野生于南京老山地区的孩儿参其植物形态特征与我国其他地区所产孩儿参差异较大,有些差异已超过了《中国植物志》等重要文献属种记载范围。对老山孩儿参居群变异体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统计了其变异率,并提供了该居群的一些生境资料。本文不仅对研究我国太子参药用资源品系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对研究植物居群分化和该属种的演化与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大量的嫩落样方调查基础上,利用二元批示种分类法(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据此划人会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木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文章总结了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我国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林隙干扰特征,对三峡大老岭地区这一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植被中林隙的数量、类型及成因;林隙形成木(GM)的类型、数量、物种构成和径级结构,以及林隙和GM的多尺度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林隙密度为11.7个·hm-2;冠林隙和扩展林隙分别占森林面积的11.09%和27.06%。平均每个林窗的形成木为4.5株;单株GM形成的林隙只占17.46%,其中翻倒木集群性最强。对林隙形成的贡献大小次序是:翻倒木>折干>枯立>折枝。2)林隙成因方面:冬雪和春、秋冻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利用多种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10年间(2000-201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地上生物量(AGB)、叶面积指数(LAI)、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际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大老岭自然保护区10年间AGB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说明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结构状态比较稳定,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不够,应创新管理机制,减少人为干扰;(2)年均LAI以中等(1.6~2.2)和较高等级(2.2~2.8)所占比例较大,年均LAI为1.6~2.8的植被面积占该区植被总面积的90%以上并呈增加趋势,说明该保护区内植被长势较好、生活力旺盛;(3)10年间NPP年总量具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即从4.99×1010 gC(2000年)增加到5.07×1010 gC(2010年),说明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多样,异质性较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总体较好,也从侧面反映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植被保护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鄂西新植物     
1 大老岭孩儿参新种图 1Pseudostellaria dalaolingensis Z.E.Zhao et J.Q.Wu,sp.nov.Differt a P.maximowicziana (Franch.et Sav.) Pax foliis inferiora linearo-oblanceolatis,4~ 8mm longis;foliis mediana et superiora spathulatis,5~ 8mm longis.Herba perennis 4~ 8cm alata.Tubera ovoidea 2~ 9vel singularia,5~ 9mm longa,3~ 5mm diam.Caulis erectus,4 -angularis,inferus glaber,superus pilosus albus bifarius.Folia inferiora 1 -juga linearo-oblanceolata,4~ 8mm longa,glabra;folia mediana etsuperiora…  相似文献   
10.
三峡大老岭森林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的大量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研究地形因子和取样尺度对群落不同层次α多样性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受地形、人为或自然干扰的影响,大老岭森林群落的α多样性存在海拔1000m以下、海拔1100 ̄1700m和活拔1700m以上3段不同的水平与变化特征;②对海拔1000m以上样方群落的16种多样性指数的DCCA分析表明,群落乔、灌、草各层的多样性在多维地形因子梯度上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