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11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和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南京市13个行业25家工厂废水,进行了水生生物(鱼、蚤、藻)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LC50(或EC50)值能反映废水的综合毒性程度,依据LC50值,急性毒性单位以及年排放效应单位,建立了工业废水毒性强度分级标准,确定了优先监测和控制的工业放心水类型;根据废水处理前后LC50(或EC50)值的变化,可监控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确定了A1厂、A5厂、B1厂废水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阈限值分别为0.0125%-0.025%、0.023%-0.056%及0.0056%-0.032%,应用系数(AF)分别为0.0403-0.0806,0.0627-0.1099、0.0156-0.0889。本文还探讨了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督、管理。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方面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蝇检疫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蝇(fruit fly)是为害水果和蔬菜的有害生物,这类害虫尤其是在果蔬的国际贸易中受到关注,多将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而置于有关的法规中。本文从应用于植物检疫的角度,着重就实蝇的监测和有关生物学的研究、实蝇鉴定技术研究、实蝇除害处理研究、建立实蝇非疫区、果园实蝇防治研究以及我国在水果国际双边贸易中的实蝇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收集和介绍有关研究概况,对我国就以实蝇为内容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百余年前,人类就开始了相对系统的野生动物调查。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方法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查规范。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调查。但是,当前我国的野外调查规范还不够细致,调查者在调查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调查数据不规范、不可靠,很多重要信息缺失。突出问题有:样线信息不全,只有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没有自动记录的详细样线信息(如每秒记录一次的连续点位信息,含经纬度和时间);动物位点信息缺乏可信度指标(如距观测者的距离);调查时间不合理;调查地点的空间取样不均衡;记录的标准化不够(如每个观测点的观测时长不确定)等等。对此,我们参考国际通用的调查规范,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调查要点,以便提高野外调查数据的质量。另外,我们提倡野外记录的无纸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应用软件(APP)和模型工具提高野外记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的效率。最后,我们提议建立固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样线体系,以便消除每年调查时空间取样的不确定性,更好地量化野生动物的时间动态,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中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燕丽  潘贤章  王昌昆  刘娅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4,34(18):5283-5291
以1981年、2011年土壤数据为基础,以AVHRR和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研究广西中南部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其变化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等遥感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研究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5.43g/kg和0.21g/kg;1981—2011年间,NDVI、植被覆盖度和NPP 3个遥感因子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遥感因子变化与有机质、全氮变化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的遥感监测模型,分别能够解释有机质、全氮变化的16.9%和20.3%;根据所建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变化可进行空间预测制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分别上升了6.65g/kg和0.31g/kg,验证结果显示遥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长期变化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5.
韦艳丽 《蛇志》2015,(2):181-183
<正>出生缺陷是指新生儿在胚胎时期就出现功能、结构或代谢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不仅可导致孕妇孕早期流产,还可发生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等,存活患儿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应将优生优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提高有效的干预措施,作者结合我国目前出生缺陷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1出生缺陷监测背景我国的人口出生缺陷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相似文献   
6.
蝗虫生境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瑞香  刘闯  李典谟  谢宝瑜 《生态学报》2003,23(11):2475-2483
蝗虫是一种能对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害虫。预测、监测蝗虫的发生、发展对于防治蝗虫、减轻蝗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蝗虫的发生和消长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基础上,概述了以往蝗虫发生、发展预测、监测的主要方法。然后,从监测蝗虫生境采用的指标、卫星数据、算法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运用现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蝗虫生境、预测蝗虫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最新进展;最后,结合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网络、快速计算和模拟等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蝗虫生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3—2018年许昌市麻疹(measles)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对2013—2018年许昌市麻疹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许昌市2013—201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46,P<0.05);东城区、鄢陵县年平均发病率较高,不同县市区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9,P<0.0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4月);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P>0.05);年龄分布以0~5岁组儿童发病最高,以>8~17月龄组的儿童最多;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303例麻疹报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209例,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有免疫史人群继发感染麻疹;许昌市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正常运转,麻疹排除报告发病率自2015年以来均达到国家2/10万的标准。结论 6年来许昌市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运行正常。需继续加强含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定期查漏补种,提高麻疹及时接种率;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是消除和控制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建设得到广泛重视, 全球、地区或国家生物多样性观测网不断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的理论框架得到发展, 提出了生物多样性核心监测指标(Essential Biodiversity Variables, EBV)。鱼类多样性监测的理论框架包含于生物多样性核心监测指标之内, 在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等多层次进行。基于鱼类监测提出的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BI)强调不同物种的生态功能, 可以综合反映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得到广泛应用。鱼类多样性的监测方法是传统网具和现代水声学等方法的结合。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进行简单的指数比较, 也可以进行长期的趋势分析, 寻找关键节点, 探讨宏观生态格局的变化。中国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网隶属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 拟选取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澜沧江、怒江、塔里木河及青海湖8大流域, 对25个重要区域和24个重点物种(类群)进行监测, 从重要区域鱼类群落结构、重点物种(类群)种群动态和个体生物学特征、遗传多样性、早期资源等不同层次, 全面监测我国内陆水体鱼类生物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9.
李锋  孙司衡 《生态学报》2001,21(3):481-485
以青海沙珠玉地区为例对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主要分析了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以及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等指标和方法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景观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种测试方法对DPPH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固定反应时间法和动力学监测法的准确性。方法:用固定反应时间法和动力学监测法分别测定维生素C(Vc)、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通过F检验和t检验来揭示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通过动力学监测法得到的测试结果更能准确的反映测试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论:建议在用DPPH分光光度法过程中使用动力学监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