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9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肿瘤坏死因子(TNF或TNF-α)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与数年前相比可谓面目一新,当初仅了解TNF的抗肿瘤活性,但后来发现TNF对多种正常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生物学活性不仅与结构类似,结合同一种受体的淋巴毒素(LT或TNF-β)相近,且与结构迥异、结合不同细胞受体的白细胞介素1(IL-1)具有广泛的功能重叠性。 TNF及其分泌调节 TNF由分子量17kd的亚单位构成,依动物种类及分离方法的不同,可为2聚体,3聚体或4聚体,还不清楚多聚体是否为体现生物学活性所必需。人TNF为非糖基化蛋白,而几乎所有动物的TNF都为糖蛋白。 小鼠TNF分子由156个氨酸残基构成。家兔TNF在N端缺2残基,为154个残基。而人TNF由于在第73位插入一组氨酸,由157个氨酸残基构成。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与炎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有细胞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炎症反应,其中以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与炎症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具有广泛的调节和效应,在诱导炎症反应中,具有多效、高效、协同、相互诱生和激发其它炎性介质级联反应的特征。对疾病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SNT)已被用于检测细胞核中DNA断裂鉴别尸检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断裂、流行性出血热(EHF)组织中存在散在单个细胞变性死亡和灶性梗死样坏死,前者带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以EHF肝脏和实验性病毒感染鼠脑组织为例,应用缺口平移法,在DNA聚合酶或Klenow酶的作用下,将地高辛标记的dUTP掺入合成到DNA的断裂部位,通过碱性磷酸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免疫组化法显示细胞DNA的断裂,检测和鉴别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为分析死后解剖时间间隔及组织固定时间对该方法的影响,本文选用死后2~140h尸检、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存放10~35年的标本和在10%福尔马林固定了10~35年之后再进行常规处理的标本。实验时用蛋白酶K(PK)消化前后对比并分别在标记反应液中略去DNA聚合酶作为阴性对照,用DNA酶消化组织人为制造DNA缺日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未经PK消化的组织,仅灶性肝细胞核ISNT标记阳性,经PK消化后,散在的带有凋亡特征的肝细胞胞核也出现阳性,灶性肝细胞胞核标记染色增强,但无论是蛋白酶消化与否,明确梗死样坏死的肝细胞均不被标记。结果还发现,死后2~24h内尸检组织和长时间(10~34年)存放的石  相似文献   
7.
肖庆澳  夏旋 《生命的化学》2021,41(2):223-230
氧死亡(oxeiptosis)是201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regulated cell death,RCD).其特点是活性氧诱导的Caspase非依赖性的凋亡样细胞死亡.它有自身独特的损伤诱因(活性氧)、关健基因与通路(KEAP1-PGAM5-AIFM1),不同于坏死、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  相似文献   
8.
9.
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能高效地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但是由于其对全身有毒副作用,这使T N F-α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提高T N F-α的抗肿瘤活性,降低毒副作用以及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的融合蛋白是将其应用于临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神经元群体都需要神经营养因子(NTFs)来促进其存活和分化。随着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的深入,NTFs及其相关受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已经知道,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有两大类NTFs受体,一类是能够选择性结合NTFs的高亲和力受体(HNGFR),包括TrK A、B、C,它们隶属于TrK酪氨酸激酶家族,在与配基结合方面,TrKA与神经生长因子(NGF)、TrKB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或神经营养因子4/5(NT-4/5)、TrKC与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选择性结合。另一类为低亲和力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