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图事关国家安全、主权、民族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和《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中国地图全图中不得缺少  相似文献   
2.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该校动物医学院的王金苹、赵俊龙、江涛等7位科学工作者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I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  相似文献   
3.
4.
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大会于1993年9月7日在中国无锡开幕,经苏州、杭州,于9月12日在上海闭幕。9月6日部分与会代表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南京国际植物园俱乐部”奠基仪式及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迁地保存实验室”扩建部分开放使用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参加大会的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99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74篇,其中板报42篇,大会报告13篇。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植物园与国家发展”。经过大会报告和交流,明确了世界植物园在继续发挥其保护物种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之外,必须进一步密切植物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植物园的十项功能,不仅可以增加植物园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利于提高植物园自身的活力和生存能力。大会选出了以主席岩(木规)邦男,副主席李蔼娃、贺善安、安德列也夫,秘书长艾斯特万为领导核心的新一届理事会。世界植物园两大组织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和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在无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国际植物园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于9月11日在由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举行。讨论了整顿组织、会员登记、出版IABG通讯及与BGCI合作开展活动等问题。会议确认1994年将在印尼召开IABG-AD第二次会议。第十二届IABG大会将于1  相似文献   
5.
《西北植物学报》2023,(4):F0003-F0003
山仓,1933年1月生于山东龙口,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副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委会主任,《Pedosphere》名誉主编之一。  相似文献   
6.
陆碧瑶  朱亮锋   《广西植物》1984,(2):145-148
云南含笑鲜花的香气,用一般提取方法所得的精油或浸膏的香气与其鲜花自然散发的香气差异较大;我们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树脂吸附法,把云南含笑花从初开至凋谢整个过程所释放的香气吸附于一种憎水性树脂表面,然后通过洗脱、浓缩所得到的精油。其香气与鲜花花香气较为相似。通过GC.GC/MS/DS分析。共鉴定出29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改进了人类对天然生物危害因子的操控能力,在诱发新的生物安全危害形态的同时,也赋予了生物安全客体的源头难以追溯性、生物安全主体的多元性、生物安全危害演变机理的复杂性等特点。生物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非传统安全的非传统特点。随着生物科技与生物安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日益显著,21世纪或将成为生物安全的时代。新一轮生物科技变革及其与人类社会互动衍生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逐渐触及人类安全观念和现代文明的内源性危机或挑战。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能力、优化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不仅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对人类科技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物及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间的反馈关系及其过程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的生物环境因素控制实验以及大尺度的联网野外控制实验被认为是认识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机制、精细定量表达的有效手段及认知过程的加速器。近年来发展了大型野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网络(如ECOTRON)、生态系统分析与实验平台(AnaEE)、国际干旱实验研究网络(Drought Network)、氮沉降联合实验网络(Nutrient Network),以及基于各区域性生态观测实验站的联网控制实验(如USA-ILTER)。发展大陆尺度联网实验研究平台事业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将会在认知生态系统环境响应过程机制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环境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体系的发展,明确指出各种类型的生物环境控制实验需要形成联合协作体系,共同解决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的基本科学问题。目前的控制实验包括: 1) 实验室封闭装置内的生物生理生态学控制实验;2) 野外实验场的半开放部分环境要素控制实验;3) 近自然状态的野外环境控制实验;以及4) 基于野外生态站的联网控制实验。进而,本文还深入讨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响应及适应过程机制实验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基于大尺度自然环境梯度实验及生态站尺度的要素控制实验的优势,提出了整合两种实验技术、发展新一代的野外联网实验体系的科学设想,讨论了基于野外联网控制实验的研究体系,论证了研究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短期响应和长期适应的规律和机制、生态系统环境响应定量表达的技术途径。若本文提出的控制实验体系设计方案能够得以实施,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科学的研究水平,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称《名录》(第一批))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 为依法强化保护、规范无序开发利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奠定了基础。20多年来, 我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要对《名录》进行调整。2018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启动《名录》调整工作, 物种的遴选遵循了5条基本原则和4条补充性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涉及中国珍稀濒危物种, 具有重要经济、文化、科研、生态等价值物种的入选以及部分物种的排除。经国务院批准, 2021年9月7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调整后的《名录》, 包括真菌类、藻类、苔藓、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共计约1,101种(455种和40类)野生植物列入其中。本文简要介绍了《名录》调整的必要性、原则和程序及调整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保鲜与加工》是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主办的农产品采后技术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