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L2[o,r2]上的人口算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LZ〔0,:。〕表示通常意义下的Hilbert空间.在空间L“〔0,1。〕中,人口发展算子A“2’定义如下:定义域。‘A,={。‘·,卜‘·,dP(了) dr一“(r)p(,)〔LZ〔o,:,〕;p(o)_。f犷,,_,.,、:,_、*,_、J_1、*‘_、二。,,、‘,*、‘_、__dp(:)=夕l无(r)h(了)户(,)d了卜对p(1)〔D(A),(AP)(7)=一丝书井三 rJ九一’一“一’J‘一‘一’dT一“(r)P(犷),其中,1。为社会中人能活到的最大年龄,〔;,,12〕为妇女育龄区间,h(1)表示生育模式,k(下)表示女性比例函数,那(犷)表示相对死亡率,口>o为妇女总和生育率.拼(r),k(了),h(了)满足下面条件(I).召(,),…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哺乳期过度喂养对幼鼠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以及肠道细菌与哺乳期过度喂养导致的幼年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将正常出生体重的4日龄雄性ICR仔鼠分为正常喂养组(NF组,每8只由1只母鼠喂养)和哺乳期过度喂养组(OF组,每4只由1只母鼠喂养),哺乳至3周龄时,对仔鼠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称量体重、各种器官和脂肪组织的重量,用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定量PCR分析仔鼠的粪便细菌组成,对细菌类群数量与表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F组仔鼠从10日龄起体重显著高于NF组,3周龄时附睾和肾周脂肪垫重量显著高于NF组,两组仔鼠的空腹血糖以及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DGGE图谱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两组仔鼠的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PCR显示,OF组仔鼠粪便中产生内毒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和产生破坏肠屏障功能的H2S的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显著高于NF组,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丁酸盐产生菌的数量在两组仔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便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与内脏脂肪的重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哺乳期过度喂养增加了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这些细菌的增加与仔鼠幼年期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省医科大学和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5年生存率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61.67%(37/60),5年无病生存率为46.67%(28/60),均低于对照组的81.67%(49/60),73.33%(44/60)(P0.05)。研究组肿瘤最大直径、腋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为III期的比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率、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腋淋巴结转移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在出生前后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对其成年后的行为和生理等具有重要影响。环境温度是影响动物后代表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分娩当天的布氏田鼠母体和幼仔在常温(23℃±1℃)或低温(4℃±1℃)饲养,断乳(21日龄)时转至常温环境,至第63日龄时再随机将两组动物各分为常温组和低温暴露组,期间检测体重、摄食量、静止代谢率、认知能力和神经细胞增殖和存活等,以验证哺乳期的低温经历可影响成年动物的代谢生理、行为表型和相关脑区神经再生的假说。结果发现:哺乳期低温经历导致成年布氏田鼠摄食量显著降低,与代谢有关的下丘脑以及学习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细胞增殖和存活数量减少。当动物在成年期面临冷暴露时,与哺乳期常温经历的动物相比,哺乳期低温经历的动物摄食量较低,在Y迷宫新异臂中的穿梭次数和停留时间显著降低,但海马和下丘脑部分核团的细 胞增殖以及海马CA的细胞存活明显升高。这表明哺乳期低温经历对布氏田鼠的能量代谢、行为和相关脑区的成体神经再生产生了持久的抑制效应,但成年后再次面对低温时,动物的代谢能力和代谢及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神经细胞可塑性优于哺乳期未曾经历低温的动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有效抗炎基础上定期补充乳杆菌活菌胶囊对哺乳期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行产后42 d检查时发现的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全部患者均使用红核妇洁洗液及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抗炎治疗7 d,观察组患者于第8天开始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每日睡前上药1粒,治疗10 d,停药后1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首次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进行定期随诊,了解两组患者阴道炎的复发情况。且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第3个月随诊结束后再次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补充上药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阴道pH值及H2O2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治愈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86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成功率,减少绝经后取器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6例绝经后妇女取器者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12h 1次,连续口服3天,服药前后2h禁食,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后2h取器。结果顺利取出IUD者59例,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口为6号后顺利取出者23例;IUD嵌顿者4例,1例最终通过宫腔镜取器,余3例由宫颈扩宫器扩至6号后剪断不锈钢丝后取出。所有取器者术中腹痛和出血量正常,术后阴道出血2~5天。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应用中,可有效扩张、软化宫颈,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女工常见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423名已婚女工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乳腺B超等项目的检查.结果:参检妇女的妇女病总患病率达到86.52%,查出15种常见妇科疾病.其中前4位是:乳腺增生(62.17%)、阴道炎(44.68%)、宫颈糜烂(40.66%)和子宫肌瘤(11.82%),另检出乳腺癌1例,畸胎瘤1例,宫颈非典型磷状细胞1例.结论:妇科病的发病率高,常见妇科病种类多,定期妇科普查可早期发现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并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绝经后女性血清瘦素(leptin)与骨密度及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并探讨其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leptin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骨密度以及体脂、瘦体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Leptin与髋部总体BMD呈正相关(r=0.162,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Leptin与髋部总体BMD相关性消失,Leptin与BAP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与NTX呈负相关(r=-0.119,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相关无统计学意义。BAP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10,r=-0.236,r=-0.223,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8,r=-0.187,r=-0.169,P<0.05)。NTx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38,r=-0.232,r=-0.239,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1,(14):I0001-I0001
最新研究显示,女性癫痫患者在哺乳期间服用治疗药物并不会对孩子将来的智力造成伤窖。该研究发表在11月24日出版的美国神经学会的在线医学杂志《神经学》上。  相似文献   
10.
Osteoporosis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for old people. Genetic factors are considered to b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The vitamin D receptor (VDR) gene is a prominent candidate gene for the regulation of postmenopausal bone mass; however, despite extensive studies, controversy remains regarding its association with postmenopausal body mineral density (BMD) variation.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260 healthy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were genotyped at the VDR ApaI locu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Raw hip BMD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VDR ApaI polymorphism with and without adjusting for age (P=0.015 and 0.040, respectively). This genetic effect can explain 3.32% of hip BMD variation.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vanished after correcting for both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P=0.169). In addition,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VDR ApaI polymorphism with unadjusted BMI(P=0.042) or BMI adjusted for age (P=0.049). The raw hip BMD was also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MI (r=0.517, P=0.0001), with BMI explaining 26.35% of the variation of hip BMD. All of these facts prompt us to conclude that th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VDR ApaI genotype and hip BMD may be modified by BMI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Our findings may partially explain the earlier inconsistent association results concerning the VDR gene and BMD,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covariates such as BMI into osteoporosis associ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