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诱导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诱导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分生孢子形成的一种新技术。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两天的茄链格孢菌琼脂块移接到玉米培养基上,置于日光灯下照射,诱发分生孢子梗生长。然后,再放在18℃下黑暗培养。12小时后,在菌丝块表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形成。成熟的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用蒸馏水洗脱。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健康桑树内生菌中分离获得对桑疫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优化其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为其生防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桑树根茎中分离内生菌,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内生菌,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菌;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从健康桑树中分离获得内生菌77株,其中,编号为SWg2的菌株对桑疫病病原菌具有强而稳定的抑制作用。菌株SWg2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泛菌属(Pantoea sp.)相符,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与成团泛菌(P.agglomerans)的亲缘关系接近。研究表明其最佳发酵配方和培养条件为:甘油(2.00%)、硝酸铵(2.00%)、KH2PO4(0.10%)和MgSO4·7H2O(0.15%),起始pH为7.5,装瓶量20 mL/100 mL,最适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70 r/min,种子液接种量为4%,摇瓶培养5 d。【结论】经鉴定,对桑疫病病原具拮抗作用的桑树内生菌SWg2为成团泛菌(P.agglomerans),命名为成团泛菌SWg2。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后对桑疫病病原菌显示出更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以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致病性菌株NJ01和‘苏椒5号’辣椒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室内侵染效果以及对辣椒幼苗防卫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肉桂醛对实验所用致病性菌株NJ01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81mmol/L;肉桂醛处理可导致NJ01菌丝严重皱缩、畸形、断裂;PI染色显示NJ01菌丝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现象。(2)单独NJ01菌株接种的辣椒植株表现出明显病症(茎基部变黑褐色、干枯萎缩,植株倒伏,叶片脱落,生物量下降);而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长势良好,无明显病症,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至对照水平。(3)与单独接种NJ01菌株处理相比,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体内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显著上升,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认为,肉桂醛可能通过抑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及其对辣椒植株的侵染能力,同时调控辣椒植株防卫反应,进而提高辣椒对疫病抗性。  相似文献   
4.
以488份苹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嫩叶和嫩枝离体接种方法鉴定评价苹果属栽培品种、野生种和古老栽培品种的火疫病抗性。结果表明,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嫩枝接种的抗性资源明显多于嫩叶接种。不同种、不同来源、不同系谱的苹果资源火疫病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嫩叶接种显示苹果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的抗病资源比例均高于古老栽培品种;旭系和金冠系抗性资源比例较高;不同来源的189份塞威士苹果评价结果显示,高抗资源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嫩枝接种显示栽培品种的抗性表现与嫩叶接种相似;塞威士苹果则存在差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巩留的抗性类型比例较高。嫩叶和嫩枝接种结果一致的187份资源分析,发现苹果栽培品种抗性资源比例较高;旭系品种的抗性较强;抗病的塞威士苹果主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新疆新源。筛选高抗资源8份,苹果栽培品种6份和塞威士苹果2份。6份苹果栽培品种可作为鲜食种质创制和品种选育亲本,2份塞威士苹果既可作为鲜食也可用作砧木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抗疫病加工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恢复系的创制,该试验以单生、长果自交系481 4 10为母本,以抗疫病的恢复系939 1和1021(1) 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将抗疫病恢复系的Rf基因和抗疫病基因导入单生、长果自交系中,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技术鉴定DH系(Double Haploid line)的Rf基因以及抗病性,进一步用室内苗期抗性鉴定的方法验证MAS筛选的含Rf DH系对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的供体亲本(481 4 10×939 1)F1诱导出22个胚状体,成苗后经倍性鉴定获得11个花培DH系;而由供体亲本[481 4 10×1021(1) 1]F1获得 9个DH系。(2)分子标记CRF SCAR对花培DH系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验证结果表明,来自供体(481 4 10×939 1)F1的DH系中有7个可扩增出870 bp的特异条带,占63.6%;而供体[481 4 10×1021(1) 1]F1获得的DH系中则有8个能扩增出870 bp的特异条带,占88.9%。(3)分子标记FQ01/RQ01对DH系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结果发现,来自供体(481 4 10×939 1)F1的DH系有5个能扩增出717 bp的特异条带,占45.5%;而来自供体[481 4 10×1021(1) 1]F1的DH系有4个可扩增出717 bp的特异条带,占44.4%。(4)MAS技术初步筛选到7个携带Rf的抗疫病DH系,分别命名为‘渝辣选3 2/3 3/3 5/7 1/7 5/7 6/7 9’;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显示,7个DH系中5个DH系抗疫病,2个中抗疫病;农艺性状调查和测交实验表明,‘渝辣选3 2’和‘渝辣选7 1’是单生朝天椒、果实较长,味辣,均为CMS恢复系。该研究创制的2个DH系为利用辣椒CMS三系配套选育抗病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针刺叶片接种法、温室地面水层保湿方式,对146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普通细菌性疫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接种方法简便实用,保湿方式效果良好,鉴定结果准确;从146份普通菜豆种质中筛选出抗病种质(R)2份、中抗(MR)种质50份、感病(S)种质81份、高感种质(HS)13份。本研究表明针刺叶片接种、温室地面水层自然蒸发保持湿度可以作为大规模菜豆抗普通细菌性疫病鉴定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板栗EST-SNP和抗栗疫病候选基因分析及同源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壳斗科基因组数据库下载中国板栗的Unigene序列和基于这些Unigene序列开发获得的EST-SNP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板栗EST-SNP的发生频率为4个/kb,在碱基置换类型上,C-T置换发生的频率最高,C-G置换发生频率最低,转换和颠换的比值为1.74∶1.对211个在中国板栗健康组织和感染栗疫病的染病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和蛋白质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蛋白质代谢、对胁迫、生物和非生物刺激发生响应的基因所占的比例较多,并发现了大量的跨膜结构、信号肽、卷曲螺旋和蛋白激酶相关结构域.对这211个中国板栗抗栗疫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其Unigene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统计整理定位在具有同源性的Unigene序列上的EST-SNP,共有3023个EST-SNP标记.这批EST-SNP标记可为今后开展基于候选基因途径的中国板栗抗栗疫病居群基因组学研究和关联作图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学报》2012,28(5):643-645
1会议简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九次研讨会于2012年4月25~27日在厦门华侨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动物养殖企业等308个单位的636位同行以及来自美国农业部动物疫病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4位国外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和我们一样在自然界生存的物种,也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维持生物系统的稳态,为了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维护大自然的和谐,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文本以我国某一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例,探讨了如何加强预防控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具体措施,以期给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保护我国野生动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