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49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脊髓肿瘤是指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组织的原发性和继法性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约占神经系统肿瘤10%-15%[1]。手术治疗是首先的方法。脊髓肿瘤术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小便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和烦恼,影响其康复。我科对32例脊髓肿瘤术后患者采取系统的干预措施,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64例病人按入院顺序,将前32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为17~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异爪蝗属二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在晋南地区采到的异爪蝗属二新种,黑条异爪蝗Euchorthippus nigiliineatus sp.nov.及曲线异爪蝗Eochorthippus sinucarinatus sp.nov.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杏仁复合体能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为心动过缓伴室性或结性期外收缩。刺激杏仁复合体不同亚核均能诱发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在核内具有相应的代表点。心律失常发作与杏仁局部区域诱发的爆发性后放电有关。推测杏仁复合体内神经元过度激活可能通过杏仁-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及杏仁-下丘脑外侧区等通路下行,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而导致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家兔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在呼吸节律起源中的作用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从腹侧面暴露家兔延髓,脑内微量注射1%普鲁卡因阻滞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全部动物(n=20)一次注射(0.3—1.0μl)后即能可逆地消除呼吸节律。区域对照显示此区非常局限,范围约1.0×1.0×1.0mm。组织学检查表明为面神经后核内侧区。本文分析了 mNRF的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的放电形式。在 mNRF 有较多的呼气(E)神经元和呼气-吸气跨时相(E-IPS)神经元。在阻滞 mNRF 引起呼吸停止期间,观察到低位延髓背侧呼吸群(DRG)和腹侧呼吸群(VRG)尾端区 RRNs 放电的节律性消失,表现连续放电或停止放电。电刺激DRG,VRG 尾端区,只能诱发短串的膈神经放电,而不能产生节律性发放。说明这些区域的RRNs 无自动节律性活动的能力。结果表明,面神经后核内侧区与呼吸节律发生有关,它可能是呼吸节律发生器的一个重要的所在部位。  相似文献   
6.
稻虱跗(虫扇)的个体发生研究:生活史和寄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秀慧  贝亚维 《昆虫学报》1990,33(2):174-181
稻虱跗蝙Elenchinus japonicus Esaki et Hashimoto属(捻翅目)跗蝙科,在稻田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稻虱跗蝙在母体血腔中发育、孵化产生三爪蚴,三爪蚴通过生殖沟、生殖孔、育道和育道开口离开母体.三爪蚴离开母体在稻株上活动.一旦靠近寄主,用足抓住寄主,爬在它们身上.它通过节间膜进入寄主,变成蛆状蚴,开始取食.幼虫在寄主体内继续发育,达到足够大小,它们羽化成虫.雌成虫留在寄主体内,仅露出“帽子”(即头胸部),雄虫离开寄主,自由飞翔、雄成虫寿命很短(<12小时),它们积极寻找雌虫,进行交配,发现交配位置在育道口,支配时间约1—2秒钟.雄成虫体长1.33mm;展翅约2.25mm;雌成虫体长1.6—2.6mm,宽0.88—1.35mm;头胸部长0.2mm;育道口宽0.15mm,卵在雌成虫体内形成,而卵母细胞在雌幼虫体内发育.卵长75μm×宽40μm.第1期幼虫(三爪蚴):体长0.2mm;尾须为体长1/3.第Ⅱ期幼虫(蛆伏蚴)足和附肢都退化;第Ⅱ期幼虫分成4个龄期,具口和消化道,蛹属围蛹.卵历期7—8天,而三爪蚴历期仅1天.蛆状蚴(2—5龄)历期10—11天,蛹历期约3—4天,雌成虫历期7—8天.在实验室,每世代历期约20—23天.稻虱跗蝙的寄生作用较低,由于三爪蚴找不到稻虱很快死亡.在浙江1983—1986年调查,稻虱跗蝙对白背稻虱成、若虫寄生率5—7%,灰稻虱的寄生率为2%,褐稻虱为1%.有时白背稻虱的寄生率可达20—40%.  相似文献   
7.
<正> 对昆虫摩擦发声器装置的研究虽始于两个多世纪前,但只是在本世纪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先进研究方法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由于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发现并细致地研究了越来越多的昆虫摩擦发声器装置,并开始逐渐认识到它们的分类学价值。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9.
10.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熟度约八成的“淮枝”在采收后2天内,色素的合成代谢仍相当活跃,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的含量增高,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大,总酚保持原有水平,叶绿素降解,反映了果实达到完全成熟的特征,随后,上述各项参数因果实的衰老而下降,与采收当天相比,7天后花色素苷为90%,类黄酮为59%,总酚为7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46%,讨论了酚类,花色素苷及两种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对荔枝果实在成熟,衰老褐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