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科级阶元水平分析了叶蜂总科的地理分布特征。叶蜂总科在科、亚科和族级水平上可分为3种,9种和16种分布型。在各级水平上,全北界分布型均占有绝对优势,其中东亚地区中南部是主要分布中心。文中还简要阐述了世界膜翅目广腰类群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个简明实用的“类元分布指数It”,用于表示特定地区某一或全部生物类群的各级阶元的分布数量与世界已知阶元总数之比值。此指数稍作修改提出一个类群起源可能性指数Io,用于表示某一类群在一特定区域起源的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2.
王华生  宁泽晖  农乐颁 《生物磁学》2009,(15):2998-3000
西医学是从自然哲学模式,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到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而中医学仍处于古代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历史阶段,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形而异质。在现代,中医学要么通过生物医学的"卡夫丁峡谷"而追随在西方医学之后,要么消解于西方现代医学之中,要么跨越生物医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跃迁至现代医学。而实现跨越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实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医文化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首先论述概论,其中包括:1)阐述了害虫综合管理(IPM)技术,明确了水稻害虫综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人的因素是IPM成败的关键.2)首先提出了害虫防治经历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定性和定量综合一体研究3个阶段的观点.因此,能够综合利用定性信息(包括专家知识)和定量信息的专家系统(系统中包含模型)的研制和应用,有助于作出更高层次的决策.可以认为,这将是IPM,特别是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 一、写在前面日本大力宣传生物技术还是近两三年前的事情。从报纸、电视到杂志、周刊,采取各种宣传报道形式,其中也有脱离问题的本质而从兴趣出发的,也可以说已形成了生物技术的狂热状况。当前,这种倾向好不容易趋向冷静,今后将越来越走向本质的正规的生物技术的研究。生物技术是具有开拓未来可能性的尖端的和基础的技术,但是,如果对它期望过高,歪曲了它的本来面目就不好了。生物技术本是探索生命规律的生物学,特别是,要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理解生命现象的  相似文献   
5.
Ⅰ、前言 近来发展的分子无性繁殖或重组DNA技术可用来分离、扩增和鉴定为人类特定蛋白质编码的DNA序列--基因治疗的首要步骤,本文集中叙述分子无性繁殖的近来发展,并叙述利用分子无性繁殖怎样分离人类的特定基因以及对人类遗传性疾病进行分子治疗的新进展。至于分子无性繁殖技术是否允许这样来应用,从伦理学上、政治上和社会方面发表了一些文献。其中一些作者间发生了争执。本文只强调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Case studies on Poisson lognorm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bundance have been rare, especially in forest communities. We propose a numerical method to fit the Poisson lognormal to the species abundance data at an evergreen mixed forest in the Dinghushan Biosphere Reserve, South China. Plants in the tre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25 quadrats of 20 m× 20 m, 5 m× 5 m, and 1 m× 1 m were survey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 for each layer, the observed species abundance with a similarly small median, mode, and a variance larger than the mean was reverse J-shaped and followed well the zero-truncated Poisson lognormal; (ii)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skewness and kurtosis of abundance, and two Poisson lognormal parameters (& and μ) for shrub layer were closer to those for the herb layer than those for the tree layer; and (iii) from the tree to the shrub to the herb layer, the α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ecreased, whereas diversity increased. We suggest that: (i)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 in the three layers reflects the overal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i) the Poisson lognormal can describe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in diverse communities with a few abundant species but many rare species; and (iii) 1/α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diversity.
(Managing editor: Ya-Qin HAN)  相似文献   
7.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生境的蝗虫潜在发生可能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草地蝗虫最集中的区域,主要有10种,它们对草地造成了很大危害,草地蝗虫的发生与由植被、地形、土壤等组成的生境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论述了草地蝗虫生境类型划分的原因,并提出了生境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类生境针对草地蝗虫潜在发生可能性的评价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据其对野外实地调查样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草地蝗虫潜在发生可能性指数与草地蝗虫密度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0,研究区受草地蝗虫严重危害或较严重危害的生境类型是芨芨草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及紫花针草原,高寒草甸属一般危害,高寒灌丛草甸则不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多气候情景下中国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火灾风险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承灾体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和预测森林火灾风险是制定科学的林火管理政策的基础.本文基于经典自然灾害风险模型和可获取数据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评估过去和未来的森林火灾风险.未来气候情景数据包括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下5个全球气候模式(GFDL-ESM2M、HadGEM2-ES、IPSL-CM5A-LR、 MIROC-ESM-CHEM和NorESM1-M)日值数据.根据最高温度、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每日降水量分别计算1987—2050年历史观测数据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各格点每日火险天气指数系统中各个指数.结果表明: 1987—2010年,森林火灾风险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占21.2%和6.2%,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云南大部分区域和南方零散分布的区域.森林火灾可能性高和很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分别占森林面积的13.1%和4.0%.与观测时段相比,2021—2050年RCP 2.6、RCP 4.5、RCP 6.0和RCP 8.5情景下森林火灾可能性高和很高的区域分别增加0.6%、5.5%、2.3%和3.5%,华北地区增幅明显.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域有些增加,RCP 8.5情景下增幅最明显(+1.6%).  相似文献   
9.
每年我会浏览大量的《微生物学报》稿件,并负责修订部分的英文摘要。大部分稿件的质量较好,选题有一定新意,表达也较规范,这对保证《微生物学报》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微生物学报》始终刊登高质量的中(英)文文章,并使其在同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我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与其他编委会同仁共同探讨。1.注重稿件潜在被引的可能性。有一部分的文章只是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获得的、是稳定而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综合素质。人在出生时就带着一定的素质或心理发展的前提,是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天生发展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必须要有适当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