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5篇 |
免费 | 379篇 |
国内免费 | 494篇 |
专业分类
36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51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数字化博物馆是博物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博物馆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国内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同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各具特色,有以展示昆虫图片为主的,有以介绍昆虫知识为主的,也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满足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适应他们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网站建设在技术上应采用J2EE三层体系结构,采用动态网站内容管理与发布系统构建的后台管理系统,将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分成后台管理和前台展示与交互两部分,从而实现网站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分离,加快网页更新的速度。在数据库建设上,应采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软件,以满足大量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库的有效存储和高效的检索功能。在网站的内容上应有实体展厅的数字化、昆虫学术交流与知识集锦、中小学生互动教育等板块。在网站的后期维护上应做到由全社会的昆虫爱好者共同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4.
Natalya Y. ERMAKOV Jacob S. ISHAY 《动物学报》2005,51(6):1146-1150
将东方大黄蜂(胡蜂)蛹或幼蜂的棕色表皮层连同含有黑色素的皮细胞层、黄色表皮层及相连的产生黄嘌呤的皮细胞层割下,换化后植入原来的黄蜂体上(原来是黄色的部分用棕色替代,棕色的用黄色替代)。然后将蛹放回原来的子脾中,幼蜂放入一特殊的培养皿中,让其复原和发育。共对200个不同时期的蛹和50只幼蜂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存活的最主要是将羽化的蛹(差1—2天就羽化的蛹),早期的蛹和幼蜂均死亡。总共有约5%的蛹存活,幼蛹无一存活。在存活的蛹中,棕色表皮植入黄色区域中的不但成活了,而且还保留了棕色色彩。相反,黄色表皮在植入到棕色区域的几天后,就丢失了黄色及膜片。经过表皮异源移植的大黄蜂寿命极短,一般仅几星期。羽化后较敏感,攻击性强,但行走、飞行都很正常[动物学报51(6):1146—1150,2005]。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GM—CS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带β-Galactosidase基因标记的非融合蛋白基因转移载体pBlueBac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成功地插入病毒AcNPV的基因组中.hGM-CSF基因在感染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培养细胞Sf9中得到表达,感染后的Sf9细胞培养液能刺激人骨髓细胞在体外形成典型的集落,表达水平可达2.7×1055CFU/ml。以hGM-CSF单抗所作的WesternBlotting表明,表达的hGM-CSF对是3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产物,分子量分别约为15kd,18kd和20kd。 相似文献
6.
Expression of two type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gene from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in insect cel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IN-YAN SHANG YA-MING SHAO GUO-JUN LANG GAN YUAN ZHEN-HUA TANG CHUAN-XI ZHANG 《Insect Science》2007,14(6):443-449
Complementary DNAs encoding two type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The type 1 (Bmacel) and type 2 (Bmace2) ORFs are 2052 and 1917 bp in length, respectively. Both the complete ORFs of the Bmaces and C- terminal truncated forms were recombined into the Bacmid baculovirus vecto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olyhedrin promoter and expressed in Trichoplusia ni (Tn-5B 1-4) cells. The resulting products exhibited ACHE activity and glycosylation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s. An inhibition assay indicated that the ace2-type enzyme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acel-type enzyme to inhibition by eserine and paraoxon. 相似文献
7.
玉米赤眼蜂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应显著,在同一寄主(米蛾卵)密度条件下,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模型,在不同寄主密度条件下,赤眼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Beddington模型,自身密度对寄生率以及个体生殖力也存在于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作为高原横向扩展的前缘过渡带,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多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区。蝉科昆虫长期在地下营固定生活,成虫发生期短、体型硕大、飞行能力弱而难以扩散,因此适合多尺度的生物地理学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区系一直缺乏研究。本研究在区系调查和系统分类研究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蝉科昆虫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分布蝉科昆虫3亚科46属100种(包括2个新纪录种),分别占中国已知属、种数量的59.7%和29.1%;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73种,7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成分次之(21种,21.0%),特有成分比例较高(19种,19.0%)。该地区的10个亚区可被分为南、北2个大区,大致以秦岭及甘南山地为界。北段的黄土高原过渡区(MX+HB)、藏北过渡区(QZ)属于古北界,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的主要是体型较小的姬蝉亚科物种。南段的东洋界各亚区由秦岭西段山地过渡区(HZⅠ+XNⅠ)、川西盆地及滇北过渡区(HZⅡ+XN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高原–山地”过渡区(XNⅡ+XNⅢ)及滇西山地过渡区(HN)组成... 相似文献
9.
侏罗纪中蜉属和珠蜉属蜉蝣昆虫化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昆虫化石研究者所确认,并为众多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引用,作为地层对比和确定地质时代的两种侏罗系蜉蝣幼虫化石:西伯利亚中蜉(Mesobaetissibiric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和古珠蜉(Mesonetaantiqu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在我国境内并不存在。迄今为止,这两个种仅局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下侏罗统。此前,被我国昆虫化石研究者分别归入中蜉属(Mesobaetis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和珠蜉属(MesonetaBrauer,RedtenbacheretGanglbauer,1889)的所有种类,其科级和属级分类位置有误。它们包括:西伯利亚中蜉,三间房中蜉(MesobaetissanjianfangensisHong,LiangetHu,1995),黑斑中蜉(MesobaetismaculataHong,LiangetHu,1995),古珠蜉和北票珠蜉(MesonetabeipiaoensisWang,1980)。道虎沟组、海房沟组、九龙山组和三间房组的水生蜉蝣组合完全不同,彼此不能对比。我国侏罗系—下白垩统蜉蝣幼虫全部是湖相,为原地埋藏,而非河流相,异地埋藏类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