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用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其所用试剂质量稳定、可靠,标记重复性好,且制备的探针易长期保存.我们在制备人IL-6 cDNA等基因探针的实验中,对常规的切口平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方法作了简化改进,省略了分离步骤,经斑点杂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巴西固氮螺菌巨大质粒的快速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巴西固氮螺菌(Rzosprrrllum brarrlense)巨大质粒的快速检测方法。由于巨大质粒(>1000Md)在提取过程中易于断裂,故用常规的方法不易得到满意的结果。本实验以较温和的Husch原位裂解法为基础,作了相应的改进,在电泳前采用0.05%SDS预洗及冻融处理,电泳时,先反向电泳”分钟,然后再正向电泳。所得结果重现率高,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HFRS尸检病例组织中病毒RNA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在19例病例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RNA。陕西及沈阳地区病例,阳性部位主要是各脏器上皮及实质细胞。江西地区病例,病毒RNA主要出现于各脏器组织内血管壁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广州一例,病毒RNA主要分布于肝脏灶性溶解性坏死区域,肺泡壁和肾间质血管等部位。病毒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呈颗粒状或全浆阳性,也出现于部  相似文献   
4.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细胞外囊泡作为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物质的载体,能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穿梭,行使物质传递、信息交流的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研究和分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组成,综述了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细胞外囊泡分离与富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技术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SNT)已被用于检测细胞核中DNA断裂鉴别尸检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断裂、流行性出血热(EHF)组织中存在散在单个细胞变性死亡和灶性梗死样坏死,前者带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以EHF肝脏和实验性病毒感染鼠脑组织为例,应用缺口平移法,在DNA聚合酶或Klenow酶的作用下,将地高辛标记的dUTP掺入合成到DNA的断裂部位,通过碱性磷酸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免疫组化法显示细胞DNA的断裂,检测和鉴别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为分析死后解剖时间间隔及组织固定时间对该方法的影响,本文选用死后2~140h尸检、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存放10~35年的标本和在10%福尔马林固定了10~35年之后再进行常规处理的标本。实验时用蛋白酶K(PK)消化前后对比并分别在标记反应液中略去DNA聚合酶作为阴性对照,用DNA酶消化组织人为制造DNA缺日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未经PK消化的组织,仅灶性肝细胞核ISNT标记阳性,经PK消化后,散在的带有凋亡特征的肝细胞胞核也出现阳性,灶性肝细胞胞核标记染色增强,但无论是蛋白酶消化与否,明确梗死样坏死的肝细胞均不被标记。结果还发现,死后2~24h内尸检组织和长时间(10~34年)存放的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切口腹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观察组使用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使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常规5孔操作法。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手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腹例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脐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 d、3 d、5 d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1d、3d、5d时hs-CRP、TNF-α、IL-6、NE、E、Co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小肠穿孔、肠梗阻、感染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5孔操作法相比,单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但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更低,应激反应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术前皮肤准备方案与手术切口感染(SSI)的关系,为降低临床SSI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1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析因设计表,将因素A:是否剃毛(1不剃毛;2剃毛),B:清洁方式(1清水清洁;2肥皂水清洁),C:术前备皮时间(1术前1 d;2术前2 h)配对分为8个组:A1B1C1组226例,A1B2C1组229例,A1B1C2组216例,A1B2C2组232例,A2B1C1组221例,A2B2C1组241例,A2B1C2组221例,A2B2C2组224例,比较各组手术部位及切口类型分布、术后SSI发生率,并采用析因分析法分析术前皮肤准备后各组菌落计数的相关性及交互作用。结果:各组患者的手术部位及切口类型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组及A2B1C1组的SS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83%和14.48%。A1水平的SSI发生率是8.75%,与A2水平的8.27%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1、C1水平的SSI发生率分别是11.31%、10.03%,明显高于B2、C2水平的5.83%、6.94%,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皮肤准备后的菌落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B、C单因素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A与C,B与C间具有交互作用,而A、B、C间具有二级交互作用(P0.05)。结论:术前皮肤准备对降低SSI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操作时,建议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肥皂水或其他消毒水进行皮肤清洗并完成备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75,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和B组(n=75,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眼压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增加,但B组小于A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改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对植物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可揭示营养物质分布、代谢途径及毒理耐受性等多种生命过程。用微区XRF技术测试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分布, 具有原位无损、可进行较大面积样品连续成像分析以及前处理过程简单等诸多优势。将微区XRF技术应用于植物样品不同器官的无机元素分布检测, 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植物样品测试中的仪器参数选择、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数据后处理手段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对不同含水量的器官进行不同的前处理, 并比较不同驻留时间、测试腔体真空与否等仪器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索, 包括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叠加及对不同元素浓度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微区XRF技术测试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布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