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对甲型进行早期诊断,是特异敏感而实用的方法。1981年美国ABBOTT公司HAVAB—M EIA药盒问世以来,国外已广泛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单位建立了同类方法,但国内目前仍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批量生产的甲肝诊断试剂盒供应。  相似文献   
3.
以IL-8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或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构建了淋巴细胞杂交瘤克隆I8-S2和I8-63。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表明这两杂交瘤克隆分泌的单抗分别识别IL-8分子的不同表位。IL-8能激活人颗粒细胞,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Ca~(2 )]_i)上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a~(2 )]_i的变化,发现两个克隆单抗对IL8激活细胞的活力具有不同的中和作用。克隆I8-S2具有很强的中和作用,而克隆18-63则不然。上述结果提示IL-8的激活细胞活力局限于该分子的某表位。  相似文献   
4.
黄紫妍  侯汪衡  袁权 《微生物学报》2023,63(11):4081-4100
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疫苗、小分子药物及各类抗体药物的研发在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降低重症率和死亡风险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新冠病毒庞大的感染基数及自身易突变的特征,当前已经演化出多种能逃逸疫苗及中和抗体的变异株,显著削弱了抗体的保护效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广谱甚至泛β冠状病毒广谱的中和抗体对于未来新冠变异株及其他高致病性β冠状病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筛选制备策略、作用机制、中和效果及广谱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摘要 目的:观察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平衡和单核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重度银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9例)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阿达木单抗治疗,59例)。观察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变化、外周血Th1/Th2平衡和单核细胞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Th1、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Th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38MAPK、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达木单抗治疗重度银屑病的疗效较好,可能与调节外周血Th1/Th2平衡和单核细胞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125)Ⅰ标记LC-1进行了一些体内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C-1单抗的结合常数为4.8×10~8M~(-1),LC-1针对的SPC-A_1细胞表面抗原的位点数为7.2×10~4/细胞;LC-1与LAC-122两单抗针对的抗原决定簇没有交叉;用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SPC-A_1细胞,前者对LC-1的结合抑制39%,后者抑制66%;LC- 1不但有较强的体外结合靶细胞的能力,从LC-1在荷瘤裸鼠中的组织器官分布来看,LC-1与肿瘤有较高的体内亲和性,并且是特异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徐菱蔓  梁素英  黄远德  刘斌  郑洁 《生物磁学》2013,(36):7066-7068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方案治疗,每2周重复1次,治疗3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是两组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脱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4%VS0,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抗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抗,研制定量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的ELISA试剂盒。方法使用基因重组H-FABP免疫小鼠,以杂交瘤技术制备特异性抗H-FABP单抗,用这些单抗研制定量检测H-FABP的ELISA 试剂盒。结果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H-FAB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研制了定量检测H-FABP的ELISA试剂盒,灵敏度达到0.2 ng/mL,线性范围0.4~25 ng/mL,r2=0.9967,回收率在97.2%~104.5%,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6.72%;应用此试剂盒检测健康人血浆H-FABP,含量为1.87~8.50 ng/mL。结论所研制的ELISA试剂盒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用于人血浆中H-FABP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