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4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渍水对冬小麦生长的危害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受渍后叶片的光合和蒸腾速率迅速下降,而后则显微弱的回升趋势。渍害不仅削弱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并且改变光合产物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分配比例;植株根/冠比下降,而黄叶的发展与根/冠比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渍害改变小麦的发育进程,尤其是后期渍害明显促使小麦早衰。认为清水使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光合有效面积损失和衰老加速,从而危害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武汉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心肌梗塞面积的测量方法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种方法以计测心肌梗塞面积的数学模型电动力学原理为依据,用Frank导联体系的正交心电图取得所需数据计算心梗面积.在狗的心肌梗塞模型上证明(1)用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梗塞面积在较大范围内(1~13cm~2)与染色后直接测得的梗塞面积密切相关.心肌损伤时r=0.97(P<0.01);心肌坏死时r=0.92(P<0.05).(2)由经纬角(φ,θ)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梗塞部位.(3)经纬角(φ,θ)与方位角(α、β、γ)联合分析,又可判知梗塞是发生在心内模下还是心外模下.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面积无损计测数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曲直 《生物物理学报》1991,7(3):277-280
本文根据生物电学电极化理论,引入心肌梗塞向量,定量地描述心肌梗塞面电偶层源的形成,运用电动力学源场关系,首次建立计测心肌梗塞面积的理论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计测方法简易,所需导联电极数少,而测得信息较多,属于无损伤非侵入性,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经动物实验验证,本数学模型计测所得心肌梗塞面积与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实测面积,两者极显著正相关,心前壁与前间壁心肌损伤r=0.96(n=12,P<0.01);侧壁、后壁、下壁心肌坏死r=0.93(n=10,P<0.01).在临床上,与ECT相对照,r=0.91(r=14,P<0.01),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干扰会导致生物结皮斑块破碎并退化。为明确生物结皮斑块破碎诱发生物结皮退化机理,以黄土丘陵区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结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燥-复水条件下,单株和直径1 cm、2 cm、3 cm、4 cm、5 cm的藓结皮斑块内土生对齿藓的干燥速率、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光合色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期揭示干扰后生物结皮退化的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1)除单株外,干燥速率随斑块面积减小而增加,直径1 cm斑块内藓的干燥速率是直径5 cm的2倍。(2)反复干燥-复水25天后,直径小于5 cm的斑块内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低于直径5 cm斑块内藓的含量,丙二醛含量随斑块面积变化无明显规律。(3)干燥速率与斑块面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藓结皮斑块面积通过影响斑块内藓类植物干燥速率进而影响其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能力。藓结皮斑块面积减小,藓类植物干燥速率增大,生理活性降低,是藓结皮斑块破碎诱发其退化的原因。研究从藓类植物生理的角度,阐明了干扰后藓类植物衰亡的生理学原因,为生物结皮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鄱阳湖区5个不同地区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的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份单叶蔓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128株真菌,隶属于无性型菌和接合菌,共1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占总菌株数的14.06%,其次为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占总菌株数的11.72%,葡萄孢属(Botrytis)、卷头霉属(Helicocephalum)、茎点霉属(Phoma)、根霉属(Rhizopus)占总菌株数的7.81%,可见单叶蔓荆根际真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单叶蔓荆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属真菌在不同地区的单叶蔓荆根际土壤中所占的优势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地区流动沙丘生态系统丘间低地地下芽库的时空变化 地下芽库在半干旱区沙丘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地下芽库时空变化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通过调查一个生长季内5个不同面积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地下芽库的大小和组成,确定流动沙丘丘间低地地下芽库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中等面积丘间低地的总芽库密度与分蘖芽密度最高,茎基部芽密度呈相反趋势,而根茎芽密度不随丘间低地的面积变化而变化。地下芽库大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芽密度在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最低,根茎芽密度变化趋势与总芽密度相似,而茎基芽密度变化趋势与总芽密度相反,分蘖芽密度的变化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地下芽库密度随丘间低地的面积和季节变化而变化。这一结果有助于认识流动沙丘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适应策略,并可为半干旱区沙丘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孵卵期(5月)雄鸟的活动区面积为31.90hm^2,雌鸟为8.67hm^2。育雏期一个家族的活动区面积为15.45hm^2(6月)和17.33hm^2(7月)。繁殖季节相邻两个繁殖对的活动区有重叠。血雉繁殖季节喜欢在北坡和东坡活动,这种选择与食物的分布有关。倒木在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中占有一定地位。用多元总体假设检验、单变量F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样方与对照样方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喜选择山脊附近下层空间较为斤阔的灌木林或林间空地。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5月底至6月初,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遭受一种甲虫危害,致使严重受害面积9.3万hm2,害虫发生面积达25.3万hm2。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员和葛斯琴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种子大小和幼苗更新对策是植物生活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同侧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种子大小和幼苗之间关系的生态学研究,包括:种子大小对萌发出土的影响,种子大小与幼苗形态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种子大小与幼苗存活、竞争能力之间关系等,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不同的微环境和植被类型下,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种子大小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导致种子大小不同的植物对植被幼苗更新补充的贡献不同;种子大小与幼苗生活史策略关系在大尺度的群落空间水平上和小尺度的物种间与物种内的研究对于天然植被的更新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