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第三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 联合年会在京召开 1月15日,由北京生理科学会、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北京免疫学会、北京遗传学会、北京神经学会、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北京微生物学会、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及中华医学会北京消化分会等10个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第三届北京生命科学领域联合年会在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举行。  相似文献   
2.
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第四纪孢粉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丽娟 《人类学学报》1989,8(1):T001-T002
本文对桂林甑皮岩洞穴古人类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物和钙华板系统采样进行孢粉分析研究,分析了当时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古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层和钙华板形成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3.
豌豆叶绿体脂氧合酶(LOX)活性在连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变化不大。ABA处理离体叶片2d叶绿体LOX活性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抗氧化剂α-生育酚、谷胱甘肽、没食子酸丙酯抑制豌豆叶绿体LO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对豌豆叶绿体LOX和大豆纯LOX-1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大豆LOX-1能促进离体豌豆叶绿体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豌豆叶绿体LOX可能参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又受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蚱科一新属新种:(直翅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拟台蚱属Formosatettixoides新属及浙江拟台蚱Formosatettixoides zhejiangensis新种。拟台昨属近似于台蚱属Formosatettis Tinkham,主要区别为前者具明显的前、后翅,外观可见。  相似文献   
5.
海南“三亚人”遗址1992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的是海南三亚发现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期。哺乳动物组合为东洋界动物群,石制品在类型上或加工方式上与两广地区相同时代的文化类型比较接近。人类牙齿属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6.
佛洞地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勐简村大军赛村民小组燕子洞,坐落于一处东南开口的二叠纪灰岩穿洞,南临南汀河。2016~2017年,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在公路考古调勘期间发现该遗址;为进一步认识滇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17~2018年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洞内第四台面到第五台面间,共发掘20 m2,出土了包括石制品、动植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初步地层年代学分析显示,遗址时代为距今18400~14000年,共包含3期连续文化,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总数达到9735件。佛洞地遗址作为一处热带-亚热带生境下的史前遗址,为我们构建旧石器时代晚期滇西地区文化序列、探讨特定自然生态背景下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武仙竹 《化石》1995,(1):29-29
郧县人遗址的地层与古气候武仙竹湖北郧县人化石自1989年发现后,先后作过数次发掘并有多篇研究报告及论文(李天元等《江汉考古》91年2期、《史前研究》1990-1991年合刊、《人类学学报》94年5月等。现在,郧县人遗址的地层及动物群已较清晰,郧县人化...  相似文献   
9.
古DNA捕获技术目前已获得极大的发展,能够从骨骼和环境沉积物等多种材料中获取到目的DNA片段,而且对于保存环境较差的低纬度地区,同样能够获取有效的内源DNA片段,极大地丰富了古DNA研究的材料来源。本文围绕这一新技术开展总结和讨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总结并介绍该技术应用前景;2)应用这一技术打开了中国南方早期人群研究的新局面,梳理该新技术的应用对史前中国南方人群古基因组研究所获得的新认识,并对中国南方早期人群古基因组深入分析;另外,利用古DNA捕获技术成功获取云南3446~3180 BP的大阴洞遗址4例高质量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并开展了人群遗传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对石灰岩石器进行复制与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些石灰岩在石器打制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石灰岩石器在常规的砍砸、切割、挖掘等行为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和效率。通过实验标本与遗址出土石器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应存在优选天然毛坯直接使用而形成的“使用石器”,类型主要集中在砍砸器和手镐等重型工具,但二次加工的石器比“使用石器”更为有效耐用;有尖类石器在作用于硬性对象或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时容易产生残损,与出土有尖类石器较高的残损率相吻合;把手修理在石器使用过程中显得非常必要,为遗址出土石器普遍存在把手修理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