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7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滇紫草愈伤组织中的紫草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的幼嫩根茎经二步法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含有较原植物较高的紫草色素。经薄层层析鉴定,此种紫草色素由6种单体组成,其 Rf 值与原植物中的紫草色素各类衍生物非常近似。进一步采用硅胶 H 柱层析进行分离,最后得到4种单体。经结构分析证明它们是:去氧紫色素(deoxy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乙酰阿卡宁(acetylakannin)和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acetoxyisovalerylalkannin)。  相似文献   
3.
肾神经在扩张心房时对尿量和尿钠排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林茂樟 《生理学报》1988,40(2):191-196
单侧肾去神经的麻醉狗,用乳胶小囊扩张肺静脉-心房连接部,观察到神经完好肾的尿流量与排钠量均显著增加(P<0.01);去神经肾的尿流量仍显著增加(P<0 01),但排钠量无明显变化(P>0.05);两侧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血浆流量(RPF)均保持稳定;神经完好肾的静脉血浆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PAⅡ)均明显降低,PAⅡ降低的幅度与尿流量增加的幅度无相关(r=-0.2975,P>0.05);与排钠量增加的幅度也无相关(r=-0.2359,P>0.05);去神经肾的PRA和PAⅡ都没有显著变化。说明在刺激心房感受器引起的利尿与尿钠排泄的反应中,肾神经主要促进肾对尿钠的排出。肾神经的这种作用既不是通过改变GFR和RPF,也不是抑制肾素的释放,而可能是由于直接影响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两个品系小叶子x多子白和乌盟601的叶肉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2mg/1ZT+0.1mg/1 IAA培养基中,培养至70天以后,开始发生芽的分化,待芽生长到2-3cm高度时,转入MS+0.05mg/1 NAA培养基中,很快出根长成完整植株,带1-2片叶的茎段移栽入灭菌的混合土壤中生长并结出薯块。  相似文献   
5.
诱导小麦-天兰偃麦草-黑麦三属杂种花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法国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分别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天兰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 of Agropyron glaucum)的杂交后代中的中间类型3号和5号杂交。由此获得的三属杂种F_1性状介于亲本之间,兼有三属亲本类型的特征,呈中间类型。用马铃薯-Ⅱ培养基培养三属杂种F_1的花药,诱导花粉愈伤组织。将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转入190-2培养基进行分化,已成功地诱导出一批三属间杂种花粉植株,并用Giemsa显带技术鉴定花粉植株的染色体组组成。  相似文献   
6.
菊芋茎干再生新皮的组织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茎干剥皮以后,再生新皮中的维管组织往往形成连续一片,但是,草本植物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剥皮后再生新皮中,多具有分散的维管束,这些维管束的发生很不规则,本文对此种草本植物环剥后,新皮再生的各阶段的组织分化,作了比较描述,并讨论了再生过程中薄壁组织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荣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88,(1):89-91+105
用金桔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1.0毫克/升BA和0.l毫克/升I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观察了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培养一周后,在茎组织切口两端开始膨大,细胞增大和开始分裂。培养两周后,开始形成瘤状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中有形成层状分生组织、维管组织结节和分生细胞团。培养四周后,表层的分生细胞团分化形成大量芽原基,同时愈伤组织深层也出现分生细胞团。带节茎段可从切口两端的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芽,亦可从叶腋的潜伏芽直接形成芽。  相似文献   
8.
多胺在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形态建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概述了多胺在原生质体培养,外植体发生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体细胞胚胎、花芽和小鳞茎等过程中的作用,并简述了它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鹅掌楸种子和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控制授粉、软 X-射线法、常规石蜡制片法和荧光检测等手段,研究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胚胎发育和控制授粉与结籽率的相关性。控制授粉后2小时花粉萌发,6小时萌发率最高,柱头可授期持续30小时左右。花粉管借助于柱头毛之间的分泌物进入柱头沟,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进入胚囊,行珠孔受精。授粉后2周,胚乳为2至3细胞厚的狭组织;第6周,胚乳充满胚囊腔,珠心随之解体殆尽;第7到8周,球形胚、心形胚发生;第14到16周,子叶形成;第22周种子或熟,胚乳丰富。单株自然授粉结籽率不足1%。控制授粉后,单个聚合果的最高结籽率可达39%,9个聚合果的平均结籽率为17.7%。  相似文献   
10.
在呼吸生理研究与临床肺功能检查等工作中,呼吸气体的流率(V)、压力(P)及组分浓度(F)均属最基本的生理变量和测量项目,由此可导出一系列重要呼吸生理参数。记录V(t)信号并处理,即可得到有关呼吸型式、呼吸节律以及肺通气功能等的数据;同时记录并处理V(t)、P(t)信号则可得出呼吸力学诸参数的值;若再结合F(t)进行处理,还可进一步得出有关气体交换、呼吸代谢、心肺功能等的定量资料。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