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伟  马玲  刘哲强  焦玥  王利东  张琛  孙虎  孙美欧 《生态学报》2015,35(22):7387-7396
2012—2013年选取原始阔叶红松林、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草甸4种典型植被生境,对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蝶类1438头,分属7科47属76种,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群落优势类群均为蛱蝶科,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相似性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计算分析了4种植被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种-多度关系,结果表明:3种森林生境蝶类多样性大于灌丛草甸,原始阔叶红松林蝶类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种-多度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说明环境质量优越,最适合蝶类生存和繁衍;灌丛草甸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分布,反映植物群落结构较单一,适合各种蝶类生存和繁衍的资源不足;天然次生林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均匀度小于人工林,但前者种-多度分布为对数级数模型,后者为对数正态模型,说明在封山育林状态下,对森林植被组成进行适当合理的干扰,有利于森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凉水保护区松鼠冬季重取食物的贮藏点与越冬生存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松鼠贮食行为中的重取食物行为特征,以及在冬季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重取贮藏的红松种子的状况,于2004年初冬(11月中旬),仲冬(2005年1月下旬)和晚冬(3月下旬)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雪地上的松鼠重取食物后遗留的贮藏点(称为重取贮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不同时期松鼠的重取贮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初冬最大,晚冬次之,仲冬最小,3 个时期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检验表明其总体皆服从指数分布;2)当场取食的贮藏点占到83%,17% 的贮藏点未发现籽壳遗留。受松籽低产量及人为过量收获的影响,单个贮藏点贮藏1 粒和2 粒种子的占92.9% ;3)受气温和雪被厚度因素的影响,3 个时期重取贮藏点的口径与深度存在显著差异,一定深度的雪被可能有助于松鼠的重取,但过深的雪被也许会使松鼠无法重取。本研究表明,本地区松鼠在冬季不同时期重取红松种子的强度分配符合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的觅食经济学原则;松鼠重取行为的优化在贮藏点的被取食状况、口径与深度等特征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凉水红松阔叶次生林与帽儿山红松阔叶次生林的区系成分对比分析,阐明了凉水自然保护区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差异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凉水自然保护区纬度偏高,温带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而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纬度偏低,增加了许多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1种,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0种。在特有成分上,两个保护区也有差异,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含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4.
问荣荣  马玲  刘哲强  焦玥  顾伟  满子源  刘雪英 《生态学报》2016,36(15):4816-4823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森林恢复区域和原始林区域的蛾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位于凉水自然保护区的4个典型区域的蛾类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蛾类标本56079号,隶属于28科598种,其中夜蛾科、尺蛾科为优势类群,豆卷叶野螟、头橙荷苔蛾、一色兜夜蛾等为小兴安岭地区优势种。对蛾类群落的种-多度关系分析得知,4个区域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假说。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ⅣⅢⅡⅠ;优势集中性指数为ⅠⅢⅡⅣ。相似性分析和群落排序结果表明各植被恢复区域与原始林蛾类群落均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研究认为小兴安岭地区蛾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稳定,环境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地区处于森林恢复期的典型人工林与原始林昆虫群落的结构,对位于凉水自然保护区的4种典型林型的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1712号,隶属于10目81科293种,其中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类群.对不同林型昆虫群落稳定性分析得知,落叶松人工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结构相对于其他林型更为稳定.主分量分析表明,各林型中捕食性昆虫和中性昆虫对昆虫群落稳定性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增加捕食性昆虫种类和数量能增强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的极点排序表明,红松人工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环境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90种大型真菌,隶属于44科85属,其中优势科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26种,占13.68%),红菇科Russulaceae(24种,占12.63%),小菇科Mycenaceae(12种,占6.32%),蘑菇科Agaricaceae(11种,占5.79%),小皮伞科Marasmiaceae(11种,占5.79%),丝盖伞科Inocybaceae(10种,占5.26%)。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12种,占6.32%),乳菇属Lactarius(12种,占6.32%),小皮伞属Marasmius(10种,占5.26%),小菇属Mycena(9种,占4.74%),粉褶菌属Entoloma(7种,占3.68%),丝盖伞属Inocybe(7种,占3.68%),鳞伞属Pholiota(7种,占3.68%),杯伞属Clitocybe(6种,占3.16%),丝膜菌属Cortinarius(6种,占3.16%),侧耳属Pleurotus(6种,占3.16%),香蘑属Lepista(5种,占2.63%)。从属的区系地理上主要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49.41%)和北温带成分(38.82%),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区系关系上与长白山共有属最多,与南瓮河相似性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告了凉水自然保护区粘菌7科15属35种.3属:筛菌属Cribraria、筒菌属Tubifera及亮皮菌属Lamproderma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18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其中红筛菌Cribrariaelegans是中国新记录种,并作了形态描述;同时讨论了该地区有关属种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凉水自然保护区松鼠贮藏红松种子距离的初步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应用线牌标记红松(Pinus koreansis)球果,采用人工放置实验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鼠(Sciurus vulgarls)贮藏红松种子距离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堆被松鼠发现并捕食的时间不一致,放置在人为干扰较强地点(旅游步道边)的红松球果最后被搬运走,但各放置点的红松球果均在放置10 h内全部消失.新球果(2006年)和旧球果(2005年)均被松鼠捕食并贮藏,但松鼠优先选择搬运新球果.实验共放置人工标记的球果110枚,当场被取食的球果8枚,其中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当场取食4枚新球果,松鼠当场取食4枚,均为旧球果;其余102枚球果被搬运并贮藏.以放置点为圆心,以300 m为搜索半径,共回收标志球果47枚,回收率为46.1%.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报道了200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30°50′~31°50′N,121°50′~123°00′E)的2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共有浮游植物5门45属110种.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astaturn)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等.浮游植物丰度的昼夜变化白天大于夜间,垂直分布不明显.浮游植物主要生态类型可划分为:沿岸河口低盐半咸水类群、沿岸偏低盐广布性类群、外海高盐暖水性类群等.长江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在1.6×10^3~75.2×10^3个.dm-3.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与长江冲淡水密切相关.在该区域存在三股不同性质的水,即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及外海水(台湾暖流)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皮型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皮型红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主要影响因子及这种响应关系是否长期稳定.结果表明: 细皮红松更适合做树木年轮气候学分析.两种皮型红松的径向生长对环境变化都比较敏感,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无显著差异.1902—2009年生长季,尤其当年6月的气候因子是影响研究区两种皮型红松生长的主要因子.其中,温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降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不同时间段内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随着1970年后气温的快速升高及干旱的加剧,两种皮型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敏感,尤其表现为对生长季温度和更多季节水热复合因子变化(帕尔默干旱指数)的响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