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化学药剂对冷害稻苗的促进生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泸科3号种子经浸种催芽后,于25℃,3000lx下水培7d。幼苗于4℃低温下处理36h,以不受冷害的幼苗为对照。冷处理幼苗转入25℃继续培养时,分别用1.0ppm KT,1.Oppm GA_3,1.0%乙醇,100ppm抗坏血酸(各浓度均为系列浓度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种子对低温吸胀冷害比较敏感,尤以低活力的陈种子更为突出。通过PEG引发或吸湿回干等“渗控”预处理可以达到有效减轻吸胀冷害起到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冷害条件下凤眼莲某些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凤眼莲在冷害条件下细胞膜透性、体内生理代谢过程中一些大分子物质的变化。①0℃条件下细胞内大量电解质外渗,质膜性明显增加。此时,植株外部已发生了严重的伤害症状,②低温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累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③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低温下减弱,其同工酶谱带增加1-4条。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加,其同工酶谱带增加1-2条。SOD活性有所降低,其同工酶谱带在0℃、36小时后增加了1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以溶质型桃品种(中油桃13号、春美和中油桃4号)和硬质型桃品种(中油桃18号、中桃9号和白如玉)为试材,分析桃果实在4℃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及乙烯释放规律,探索不同肉质桃果实冷害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1)硬质型桃果实的冷害症状主要表现形式是果肉发生褐变,而溶质型桃的冷害症状以果肉木质化和絮败为主。(2)相对室温贮藏而言,短时间冷藏可以抑制溶质型桃果实内源乙烯的释放,但长时间低温冷藏会导致冷害发生,刺激乙烯释放量迅猛攀升;长时间的低温贮藏也会诱导硬质型桃内源乙烯的释放;在低温贮藏期间,毛桃品种果实乙烯释放高峰会比同种肉质类型的油桃品种推迟5~10 d,毛桃相较于油桃对低温的耐受性更强。(3)溶质型桃果实采后软化迅速,但其果实硬度下降速率在低温下受到明显抑制,在冷藏后期还维持在15N上下,而硬质型桃果实硬度在低温和常温贮藏期间受影响较小。(4)不同肉质类型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幅度均不大。研究发现,不同肉质型桃受到冷害的症状和乙烯释放的模式均不相同,该结果为不同质地的桃果实合理低温贮藏提了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寒区大豆低温冷害指标对系统分析高寒区大豆适应气候变化对策、防灾减灾及其他胁迫的协同适应技术具有参考意义。本研究利用1980—2020年黑龙江省大豆低温冷害灾情史料、生育期资料及研究区78个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GIS技术匹配生育期与气象数据,考虑不同生育阶段积温距平、日平均气温低于生育下限温度的持续日数,构建高寒区大豆综合性冷害指数。利用K-S分布拟合检验及置信区间下限值确定阈值方法,构建高寒区大豆关键生育阶段低温冷害等级指标。结果表明: 大豆播种-出苗期,研究区大豆轻度、中度、重度冷害低温指数下限值分别为0.061、0.115、0.237;出苗-开花期分别为0.072、0.152、0.312;开花-成熟期分别为0.133、0.245、0.412。由低温指数反演的黑龙江省大豆低温冷害时间分布与历史灾情记载吻合度很高;空间上表现出较明显的纬度特征,冷害发生频率呈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别从浸种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可溶性糖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H值,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吸胀冷害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大豆种子后,其无机离子、可溶性糖、酸性物质的泄漏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且其长势好于对照组,说明离子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豆遭受的吸胀冷害。  相似文献   
7.
萝卜颗粒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萝卜颗粒和聚乙二醇(PEG)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引发和控制种子在低温吸胀过程中的吸水,提高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减少细胞中电解质和氨基酸外渗。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对番茄种子抗吸胀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毛粉802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比实验,测定分析各处理种子的萌发率及第4天的平均根长、萌发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以探讨NO对番茄种子吸胀冷害的抵抗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外源NO可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经12 h吸胀冷害处理后的萌发率、平均根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并显著降低吸胀冷害下REC和MDA含量,同时显著提高SOD和CAT的含量.(2)NO所提高的吸胀冷害处理后种子的SOD和CAT活性不能被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抑制.结果表明,NO可提高番茄种子抵抗吸胀冷害的能力,而且与NO激活了抗氧化系统有关,但NO不是通过促进抗氧化酶的合成来提高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气候平均值变化对辽宁水稻延迟型冷害评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9月平均气温和的距平值(ΔT5-9)是评估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的常用指标,但5-9月平均气温和的气候平均值(∑T5-9)统计年代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辽宁水稻延迟型冷害评估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水稻冷害评估技术规范》(QX/T 182-2013)和补充后的(ΔT5-9),通过计算辽宁52个气象站1961-1990(S1)、1971-2000(S2)、1981-2010(S3)和1961-2010年(S4)4个气候年代的∑T5-9,分别利用冷害发生站数与评估总站数的比值(IOC)和发生频率对辽宁水稻低温冷害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61-2010年,辽宁各地水稻生长季的热量条件(即∑T5-9)明显增加并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变化;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对原有的水稻延迟型冷害评估气象指标进行补充完善.S2和S4的气候平均值对研究区水稻延迟型冷害时空规律的判识结果较为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基于S3气候平均值计算的IOC变异系数均低于其他3个气候平均值计算的IOC变异系数.与水稻典型减产年相比,利用S3气候平均值评估研究期间辽宁水稻延迟型冷害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水稻延迟型冷害时空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静电场对苜蓿愈伤组织抗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正负高压静电场 (HVEF)处理苜蓿叶片来源的愈伤组织后 ,在4℃下暗培养。我们发现静电场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愈伤组织的淀粉酶 ,过氧化物酶 ,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促进愈伤组织对冷害的防御能力。在冷处理过程中 ,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 (棕榈梭和硬脂酸 )和不饱和脂肪梭含量先升高然后降低 ,而高压静电场处理组的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亚油酸、α -亚麻酸、β-亚麻酸 )含量高于对照组 ,脂肪酸不饱和指数 (UIFA)也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静电场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细胞抗寒能力提高。此外 ,丙二醛 (MDA)含量在静电场处理组低于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也验证了前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