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用抗生素7072可湿性粉剂的研究刘树良,鲍秀芬,王志,胡永兰,宗玉丽,张爱玲(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7072是我所自行筛选的一株产厂一谱性抗生素的菌株,经中科院微生物所鉴定为不吸水链霉菌(SterPto。。xoesa抑a。“o’e-...  相似文献   
2.
[目的] 农用地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因其难以被降解,其废弃物常造成“白色污染”,本研究从常年覆盖农用地膜的土壤中筛选PE降解菌,并探究其对PE制品的降解效能。[方法] 采集的土壤样品用PE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富集,筛选、纯化PE降解菌,分离菌通过形态染色、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检测其在不同PE浓度(0%、0.05%、0.10%、0.25%、0.50%、1.00%、2.00%、3.00%)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光镜观察,检测分离菌对农用地膜的降解效能。[结果]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能够降解PE的分离菌株(命名为SW1),初步鉴定其为放线菌的诺卡氏菌属Nocardia sp.。SW1的生长对PE具有明显浓度依赖,在含2% PE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在培养的第48 h菌液浓度开始明显增加,第60 h达到最大,而在不含PE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未见生长。形态生理学观察表明,35℃培养15 d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有大量菌嵌入膜内或附于膜表面生长,膜表面粗糙,并开始出现破损;培养60 d后,光镜观察可见膜大面积破损,并出现空洞。[结论]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有效降解PE制品的放线菌菌株Nocardia sp. SW1。该研究丰富了PE制品降解微生物的菌种资源,为PE塑料废弃物的生物降解提供了科学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常见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的种类、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的特点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重点评述了海洋毒素、海藻提取物及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蜡状芽孢杆菌S1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种新近分离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S1发酵产新型抗真菌多肽APS的发酵培养基组成(碳,氮源)和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初始,PH,通气方式和通气量)进行了摸索,通过单因互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S1发酵培养基的组成。麸皮5%,玉米粉5%,尿素0.2%,或NH4NO31.5%,酵母浸亮1.5%,葡萄糖6%,NaCl0.1%;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28度;最适发酵培养初始Ph为7.4或6.8,。在优化条件下,效价最高为8-10mg/ml,S1生长的最适温度和初始PH为30度和7.0,通气对S1发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酵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单叙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概况,再针对性的叙述了有代表性的发酵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和苏云金杆菌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年产值约为18亿元,约占农药总产值的9%;其中发酵微生物农药年产值约为14亿元,占农药总产值的7%。预计发酵微生物农药将以7%-10%的速度增长壮大,5年后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可占到农药总产值的10%左右;其中农用抗生素类可占到农药总产值的9%。  相似文献   
6.
正办刊宗旨面向国际,共同应对国际生物安全的挑战,关注自然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中的生物安全焦点与热点(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引领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前沿,主导国际生物安全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的辣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33·04kg·m-3和50·22元·m-3;其次是地表覆盖地膜处理,分别达18·81kg·m-3和28·57元·m-3.不同地表处理方式对0~20cm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地表覆盖秸秆和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分别为31·98mg·kg-1和31·96mg·kg-1,小于对照处理(50·33mg·kg-1);地表覆盖地膜和使用保水剂处理的硝态氮含量较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辣椒对氮肥的利用均有所增加,耕层硝态氮积累减少.在0~20cm耕层内,地表覆盖地膜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最低,为0·72mg·kg-1,其次是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处理,为0·92mg·kg-1.地表覆盖秸秆 地膜和地表覆盖地膜处理增加了当季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肥料的损失,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明确链霉素对农抗TS99产生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04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2μg/mL的基础上,以链霉素致死浓度为选择压力,采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而从中筛选到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60%以上,且遗传稳定性良好的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 YH9407.  相似文献   
9.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农抗武夷菌素的效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农抗武夷菌素产生菌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菌株Co-N-31诱变获得两个突变株M35(Leu^-,孢子颜色灰色)和M46(ser^-.孢子颜色灰白色),并以此两突变株为直接亲本在25% PEG1000诱导下进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M35和M46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为3.72%和0.248%,重组频率为55.20%。采用间接法选择营养标记互补的稳定的原养型重组子,并从中获得一株高产菌株F31-24;其效价比原始亲本Co-N-31提高了82%。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菌株F31-24和Co-N-31的发效产物在Rf值为0.50和0.26处均有斑点,但含量有异。测定斑点生物活性证明其均有抑菌活性。温室试验表明,菌株F31-24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株Co-N-31。  相似文献   
10.
<正>面向国际,共同应对国际生物安全的挑战,关注自然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中的生物安全焦点与热点(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引领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前沿,主导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科技潮流,及时刊载生物安全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全面报道生物安全领域最新的高端研究成果。坚持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科学提升与知识普及相结合的方针,办成具备科学与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