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番荔枝实蝇Ceratitis artortoe(Graham)是一种重要的外来人侵性检疫害虫.在广东口岸,其幼虫连续从入境旅客所携带的水果中被榆出.目前关于番荔枝实蝇潜在适生性分布的研究进行得很少,但对于我国的生物生态安全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使用3种牛态位模型(ENFA模型,马氏典型性模型和Maxent模型)对番荔枝实蝇在中斟以及全球范尉内的潜在适生性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拥有最好的预测精确度,马氏典型件模型次之,而ENFA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最差;Maxent模型和马氏典型性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无显著性差异;根据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番荔枝实蝇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是广西、广东、海南以及云南的少部分地区.分析结果显示,番荔枝实蝇从境外传人中国南部地区并最终在上述地区定殖的风险可能性存在,但风险较小.另外,折刀法(Jackknife)分析显示,6种环境因子,例如地面霜冻频率、年平均降雨量、十月降雨量、四月降雨量、年最低温度以及蒸气压,对于番荔枝实蝇在全球和局部地区的分布模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细菌L型是指细菌在某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异而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可用青霉素等作用细胞壁的诱导剂在体外诱导形成,但也可发生在动物和人体内。近年许多报导证明细菌L型与败血症、迁延性感染和慢性炎症性疾患有较密切的关系。临床医生已开始重视细菌  相似文献   
4.
苏阳  周晓超  高丹  周开兵 《广西植物》2015,35(3):354-359
为探讨紫娘喜荔枝(Litchi chinensis)着色与果皮K、Ca和Mg含量变化的关系,以紫娘喜荔枝果皮为试材,通过对数据作典型性相关和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分析,研究其K、Ca、Mg含量变化及其对叶绿素、花色素苷等含量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随着果皮不断转红,叶绿素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含量却呈显著上升趋势;全K、水溶性K和全Ca、水溶性Ca含量分别呈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水溶性Mg含量呈上升趋势,全Mg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期全K、Ca、Mg和水溶性K、Mg、Ca等含量分别呈依次递减趋势;花色素苷含量与全Ca和全K含量分别呈正和负相关的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叶绿素含量与水溶性Mg、全Ca和全K含量分别呈负、负和正相关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关系。可见,全Ca含量较高是促进果皮转红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紫娘喜荔枝合理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和天花病毒同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的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和较强的传染性。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高致病性天花病毒,但致死率较低的MPXV至今却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隐患之一。2022年初,欧美地区多个国家暴发了非典型性猴痘(atypical monkeypox)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者通过对MPXV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比对发现,已出现了MPXV变异情况。随着猴痘疫情(monkeypox epidemic)的快速蔓延,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MPXV流行,研制出更加安全、有效的猴痘疫苗(monkeypox vaccine)已迫在眉睫。现就猴痘疫苗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论阿Q的形象     
阿Q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典型人物。他是一个特定的时代中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典型。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中给他以喜剧的外套并寄寓了悲剧的内核。他的性格有许多矛盾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罗丽莹  陈楠  王云龙  王光军 《生态学报》2021,41(19):7838-7847
植物叶形态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的协同变异与权衡关系,对深入理解植物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异的生态适应,以及预测植物物种生活习性对城市化过程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闽楠作为珍贵的常绿阔叶树种,正在城市绿化中逐步推广。针对不同生长环境中(行道与植物园混交林)的闽楠,开展了叶形态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关系对城市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楠叶性状值基本满足正态分布,各性状变异系数保持在10%-20%之间,群体内性状变异较为丰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种环境对叶形态性状的影响比叶脉网络系统的影响更明显;两种生长环境下闽楠叶形态性状组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组都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行道和植物园混交林典型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和0.795,叶形态性状与叶脉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形态性状、叶脉直径与初级脉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闽楠在响应城市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呈现出相应的经济权衡机制,行道环境中闽楠以较大的初级脉密度和较小叶面积来确保水分获取和光合之间的平衡,植物园闽楠则采用较低初级叶脉密度、较高叶面积和叶脉直径的叶形态和叶脉网络构建模式。在选择闽楠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时,可将叶片形态性状组与叶脉网络功能性状组的协同变化和权衡关系作为选种依据,以提高闽楠在城市环境中的成活率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