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化学》2006,26(6):580-583
说明:本年度索引分别按汉语拼音和英字母顺序排列。每一款目均由关键词于期数(圆括号内)、起始页码两部分构成,年号卷数省略。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勐腊和勐仑两个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样区”)及附近的次生林、荒地、旱地、水田采集100份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和鉴定。并对这两个样区土壤放线菌的区系分布作了比较。勐腊样区的放线菌数量较少而区系组成略为复杂,分离到12个属。仑样区分离到11个属。两个样区均分离到大量糖多孢菌。  相似文献   
3.
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产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一株产褐色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具有这一特点之菌株尚未见有文献报道。虽该菌株未检出有肠毒素,但有溶血素,仍是可疑的腹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用35S-甲硫氨酸或3H-亮氨酸作标记底物时,ToMV和N14 RNAs的共同翻译产物是160K、120K和35K蛋白,但ToMV-RNA翻译产物有50K蛋白。用35S-甲硫氨酸作标记底物时,BSMV总RNA基因组的主要翻译产物为130K、92K和88K蛋白。ToMV和N14 RNAs 对3H-亮氨酸和35SS-甲硫氨酸参八的促进可达对照的10—60倍。当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产物种类为二者分别翻译时产物总和,cpm数低于二者单独翻译时的总和,50K蛋白的合成明显减少。不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先加入的mRNA明显干扰后加mRNA的翻译。BSMV和N14 RNAG翻译的干扰情况与此类似。不同mRNA翻译的优势取决于它加入体系的先后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5.
从安阳第一制药厂卷曲霉素生产的异常发酵掖中分离到一株噬菌体,定名为SC。呈现头部和尾部结构,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得15条蛋白质亚基谱带,含双链脱氧核糖核酸。其DNA分子量为10.89 x 106道尔顿,宿主范围很窄,热失活温度为70℃,在pH5—9稳定。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6个属的1 2株酵母菌出芽时的胞壁结构、重氮基蓝色B盐颜色反应和尿素酶活性,认为出芽型和颜色反应二者有相关性,可以说明这些属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质粒pULB11(RP4::Mucts)通过接合能从大肠杆菌转移到霍乱弧菌——吴江2(Vibriccholerae——Wu Jiang 2)中去。带有 puLB 11的霍乱弧菌经42℃诱导后能以0.5%的突变率产生营养缺陷型,这些营养缺陷型十分稳定,在10。细胞中还不能测出它们的回复突变体,这与Mu对大肠杆菌的诱变作用十分相似。质粒RP4及其抗药性很容易从霍乱弧菌中失去,这说明营养缺陷型的产生是由于Mu的插人而不是RP4的整人,所以pULB 11可以作为诱变剂来诱变霍乱弧菌的包括毒素基因在内的各种突变体,这在构建霍乱弧菌活菌苗方面有一定的意义。puLB 113(RP4::Mini-Mu)还能诱动霍乱弧菌染色体基因,这也是研究霍乱弧菌遗传学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8.
植物青枯菌细菌素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来自马铃薯、花生和甘薯上的17株菌作为指示萄,检测了另外17株青枯菌产生的细菌素;采用Eckhardl法和改良的Kado法检测了这些细菌素产生蘸的内生质粒。结果表明,青枯菌致病性菌株与它们衍生的相应的非致病性菌株所产生的细菌素具有相同的抑菌诺和抑菌强度,青枯菌细菌素的产生与其致病性之间没有相关性;B2、AM2、AP7、M2和P7等蘸株产生的细菌素不是由质拉编码的。  相似文献   
9.
从来自人群的76株非Ol群霍乱弧菌中,有37株可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霍乱专业实验室研制的B组弧菌O抗原系统(简称VBO系统)免疫的83种血清定型。可定型率为48.68%,分属12个血清型,其中以O2最多(14株)占37.8%;O32居第二位(6株),占16.2%;第三位是O10(5株),占13.5%,其他各型均检出不多。  相似文献   
10.
El Tor型霍乱弧菌及其细胞壁缺陷型分子遗传学背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 Tor 型霍乱弧菌(以下简称 El Tor 弧菌)可以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长期存活。当微环境改变时可形成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缺陷的菌株如抗噬菌体突变株或 L 型菌株。我们以 DNA 酶切图谱和 El Tor 弧菌溶血素、神经氨酸酶基因探针杂交图谱为参数对 El Tor 弧菌的野生型及其细胞壁缺陷型变异株在遗传背景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壁缺陷型菌株与其野生型在DNA 水平上高度同源。此外,文中还介绍了一种从 L 型菌株中制备 DNA 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