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屈悦 《蛇志》2008,20(1):50-54
内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的异常,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以下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片/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SIRS/MODS)模型。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Bcl-2的表达。结果 随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脾损伤逐渐加重,HE染色中,生发中心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分别在LPS注射后9小时和18小时出现大量深浅不一的颗粒状细胞碎片。TUNEL阳性染色细胞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电镜下可见到凋亡的淋巴细胞,在18小时还见到细胞坏死现象,Bcl-2的表达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与TUNEL染色的相关分析表明,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在LPS所致的SIRS/MODS模型中,脾细胞损伤以凋亡为主,随LPS作用时间延长而加重,在晚期还会出现细胞坏死。Bcl-2参与了LPS引起的脾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3.
已用于淋巴瘤、黑素瘤、前列腺癌和肾细胞肿瘤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也可能给恶性脑神经胶质瘤病人提供了最大的希望,Cedars—Sinai医学中心Maxine Dunitz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科学家能将杀肿瘤T细胞导入脑肿瘤部位,诱导全身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在优化全身性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全身性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2例和PCT组43例。常规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决定抗生素疗程;PCT组在抗生素治疗后第3、5、7、10、14 d监测血清PCT水平,若PCT0.25 ng/mL停用抗生素、PCT≥0.25 ng/mL继续使用抗生素。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传统全身炎症性反应指标及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时间、费用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传统全身炎症性反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常用的抗生素种类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C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天数为(9.9±3.9)d,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3.9±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患者抗生素日均费用为(422.39±139.9)元,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14.78±15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停用抗生素后14天后全身感染复发率以及28天病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PCT组患者总住ICU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在优化全身性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游剑明  许建德 《蛇志》2008,20(2):117-118
目的 通过对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救治,观察其疗效.方法 常规应用抗蛇毒血清1~2支加地塞米松10 mg加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的脱敏方法,其中1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采用异丙嗪、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血压下降过低者,加用多巴胺、间羟胺等综合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对抗蛇毒血清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救治措施,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蝮蛇咬伤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兵  高想 《蛇志》2000,12(3):43-44
提高对蝮蛇咬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了解加强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994-1999年10月的76例蝮蛇咬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分为加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从治疗过程,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加强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度、痊愈率、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治疗蝮蛇咬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能明显缓解危重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风  相似文献   
7.
李巍 《遗传》2007,29(4):432-432
优生优育与人口健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这方面的知识是广大读者和网友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中国遗传咨询网(www.gcnet.org.cn)经常收到网友的来信,咨询其恋爱、婚姻、生育、子女健康等问题,许多兼职的专家已经义务性免费解答了上千人次的咨询,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为了向广大读者与公众普及优生优育与遗传学知识,本刊和中国遗传咨询网联合开辟“遗传咨询”栏目,从上述咨询案例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问题,隐去咨询者的身份,将解答意见予以公布,以供读者参考。大家对此栏目有何意见与建议,请向《遗传》编辑部反映,E-mail:yczz@genetics.ac.cn。如有遗传咨询问题,请登录www.gcnet.org.cn咨询。  相似文献   
8.
张健  朱卫兵  许建华  徐勇  丁晓雯 《蛇志》2002,14(1):44-45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由感染或创伤等引起的 ,以过量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的一系列全身性反应。我院自 1 980~ 2 0 0 1年共收治蝮蛇咬伤 3 4 5 2例 ,其中并发 SIRS的共有 2 4 6例 ,经及时抗菌减毒加强治疗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 48例 ,使 MODS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 ,其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 6例 SIRS患者中 ,男 1 2 6例 ,女 1 2 0例 ,男女之比为 1 .1∶ 1 ;年龄 3~ 76岁 ,其中 1 8~ 5 0岁的青壮年居多。蝮蛇咬伤至就诊时间 :1~ 5 h3例 ,6~ 1 0 h1 2例 ,1 1~ 2 0 h2 0…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101-102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能够更早、更精确地诊断全身性红斑狼疮(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生物标记——血细胞-CAd。这一发现公布在近日出版的Arthritis&Rheumatism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