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衣藻属(Chlamydomonas)是常见的淡水绿藻。在生长季节里,衣藻常在营养特别是氮、磷较丰富的坑塘中有时长成纯群,但在池水或缓流中则常与其他藻类等混生,不易采集。在非生长季很难找到它们。这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几年来,我们对衣藻的藻种保存、扩大培养进行观察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伞藻     
伞藻属(Acetabularia)是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岸的单细胞绿藻,它生长在贝壳、珊瑚碎片或其他藻类之上,植物体钙化,成熟的植物体一般有几厘米高,某些大形种可达10厘米以上,较小的种有几毫米高。欧洲人称伞藻为“美人鱼的酒杯”或“美人鱼的阳伞”。在我国的广东和广西沿海、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等地有伞藻(A.caliculus)、棒形伞藻(A.clavata)等。  相似文献   
4.
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1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属的特征,归纳了眼子菜属的花粉类型,并讨论了一些有关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武汉东湖,每到深秋至次年初夏都出现数量较多,主要附生在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表的柄裸藻属(Colacium Ehr.)植物;在冬末春初,出现种群数量的高峰。自1981年至1984年,作者曾对它进行过有关形态、分类和生态方面的探讨。在本文仅简述其有关形态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泡状饶氏藻营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特有的一种绿藻门植物-泡状饶氏藻营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植物体由3层细胞组成,外层细胞最小,细胞质比较丰富,含有较多的各种细胞器,液泡体积较小,中层细胞具有很大的中央液泡,细胞质成为贴壁的薄层,各种细胞器结构仍清晰可见,内层细胞极度液泡化,细胞质呈现退化状态,周生的片状叶绿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穿孔,使叶绿体呈网孔状外貌,叶绿体主要由许多成对的类囊体组成,叶绿体上往往有几个蛋白核,蛋白核经常被1或2条类囊体穿过,呈现分隔状,本文也报道了泡状饶氏藻的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内微管的结构特征,根据泡状饶氏藻的类囊体形态与Ulva mutabilis非常相似以及蛋白核的超微结构特征,它与石莼科植物可能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属于绿藻门中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7.
满江红孢子果形成期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武汉东湖,每到深秋至次年初夏都出现数量较多,主要附生在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表的柄裸藻属(Colacium Ehr.)植物;在冬末春初,出现种群数量的高峰。自1981年至1984年,作者曾对它进行过有关形态、分类和生态方面的探讨。在本文仅简述其有关形态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分离了盐泽螺旋藻的藻胆体。藻胆体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8 nm,室温下荧光反射峰位于677~678 nm。利用7~15%SDS—聚丙烯酸胺梯度凝胶板状电泳,可分出三条有色多肽,其中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与别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几乎重叠,不易区分;另有分子量为117,99,53,49,27,24.5和14kD的七条无色多肽。117和 99kD多肽可能联结藻胆体和类囊体,并作为末端能量受体,而14kD多肽多为“核”亚结构的组分,其余的可能为“棒”亚结构内和“核”“棒”亚结构间的联结蛋白。  相似文献   
10.
海洋红藻和蓝藻中的别藻蓝蛋白结构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