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钢  姜建伟 《生理学报》1990,42(4):385-389
Cortical potentials evoked by stimulation of the contralateral tooth-pulp were recorded epidurally from the SI cortex of rabbits anesthetized with urethane and chloralose. It was found that nociceptive components of the evoked potential consisted of P1 and P2 wavelets with a relative stable peak latency of 22.5 +/- 1.2 ms and 66.1 +/- 1.9 ms respectively. Higher intensity of tooth pulp stimulation was required for appearance of P2 than P1. Diazepam, a non-analgesic sedative, reduced P1 but not P2 amplitude. On the contrary, dolantin, an analgesic, suppressed P2 but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2, but not P1 might be related to pain. The effects of l-tetrahydropalmatine (1-TH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n P2 were observed on 12 anim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iv l-THP 8mg/kg and electroacupuncture brought forth a decrease in P2 amplitude by 40.3 +/- 14% and 59.3 +/- 10% respectively, while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THP produce a further decrease in P2 amplitude by 92.8 +/- 7%. Furthermore, the inhibitory periods of P2 amplitude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l-TH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THP enhanced the suppression of P2 by electroacupuncture.  相似文献   
2.
解夏平  景键等 《生理学报》1990,42(1):97-103
用计算机处理脑片诱发电位可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信息提取率,并使大量、连续观察成为可能,本系统数据采集板与计算机之间采用DMA方式进行数据传送,包括采样子程序在内的全部处理程序均用高级BASIC语言编写,文中介绍了该程序各项功能和有关编程技巧以及海马脑片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记录了麻痹猫的体感皮层(SI)神经元的自发和隐神经的A类和C类纤维传入诱发放电(A-ED和C-ED)。用NCCVF分析神经元放电。结果表明,SI区神经元对同时刺激隐神经的A类和C类纤维的反应呈多种型式:(1)A-ED和C-ED共存,包括Ⅰ.A-ED和C-ED始终相互伴随出现;Ⅱ.在刺激之初,只出现A-ED,但是,当阻断A类纤维传入并由C类纤维传入诱发神经元放电后,再同时刺激A类和C类纤维时,A-ED和C-ED便同时出现。(2)A-ED制约C-ED,特点是,只要A-ED存在,C/ED就不出现。只有阻断A类纤维传入后,C-ED才产生。(3)单一A-ED,不管在什么刺激条件下,这类神经元都只有A-ED,而不产生C-ED 结论:根据反应型式的不同,可将SI区的神经元分为Ⅰ.A类和C类纤维传入同时驱动的神经元;Ⅱ.A-ED制约C-ED的神经元;Ⅲ.只由A类纤维传入驱动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在猫和家兔大脑半球一侧视区17/18交界处施加γ—氨基丁酸(GABA)、荷包牡丹碱和L—谷氨酸钠,以及用氯化钾和冷冻阻遏的方法,记录对侧和同侧皮层相应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变化。讨论了GABA、荷包牡丹碱和L—谷氨酸钠对猫和兔的对侧和同侧PVEP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相似文献   
6.
缺氧对大鼠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脑缺氧损伤的研究中,离体海马切片既可排除血脑屏障,又保持原有神经环路,所得实验结果接近在体实验,是研究脑缺氧的理想模型。近几年来国外已有人报道了缺氧时海马脑片诱发电位的变化;但同时用两个脑片比较不同程度的低氧对脑片诱发电位的影响,却少有报道。本实验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孔脑片电生理实验系统,用不同浓度的低氧混合气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环境,以探明不同缺氧程度影响脑片电反应的时间曲线,寻求海马脑片缺氧损伤的特征性反应与不可逆损伤发生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7.
在氯醛糖麻醉并箭毒化的50只猫中,观察了强电流刺激内脏大神经时的背侧海马诱发电位(Hippocampal evoked potential,HEP)以及电针和吗啡对其影响。结果显示,用20V电压刺激内脏大神经可以兴奋包括 Aδ和 C 纤维在内的几乎全部纤维,并且可以在海马内记录到波形稳定的 HEP。以负波为主的 HEP 在海马锥体细胞层附近以及下脚复合体的表浅层记录到,以正波为主的 HEP 在海马锥体细胞顶树突的中下部记录明显。只有刺激强度达到兴奋内脏大神经的 Aδ纤维时才可记录出 HEP。吗啡对 HEP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电针也可以明显抑制 HEP 的振幅,并有后作用。上述结果提示,内脏大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包括痛纤维的冲动可以传至海马。  相似文献   
8.
从大鼠的背侧皮肤表面和椎板分别记录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并与硬膜上电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皮肤表面电位与硬膜上直接记录具有相同的节段性特征。从硬膜上经椎板至皮肤表面、反应潜伏时延长、电位幅度递减。各波峰潜伏时也相应增加。电位的波形、幅度与记录方式有关,但反应潜伏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清醒麻痹的家猫观察到,皮层第二体感区(SⅡ区)的下行活动对尾核痛相关单位的自发放电和伤害性反应均有影响。在35个痛相关单位中,刺激SⅡ区后,62.7%的自发放电受到影响(p<0.05)。在72个痛相关单位中,刺激SⅡ区后,77.8%的伤害性反应受到抑制(p<0.01),其中抑制痛兴奋单位的伤害性反应最为明显。而用利多卡因局部阻滞SⅡ区后,33个痛相关单位中,51.5%的伤害性反应增强(p<0.01)。本结果提示:(1)SⅡ区的下行活动不仅对尾核痛相关单位的自发活动有影响,而且对痛相关单位的伤害性反应有以抑制为主的下行性调制作用。(2)在正常机能状态下,SⅡ区对伤害性信息向尾核的传递有一定的紧张性的下行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