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术后顽固性脑水肿发生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总结432例颅内病变经伽玛刀治疗患者,发生顽固性脑水肿87例,以年龄,性别,病灶部位,90%病灶容积的边缘剂量,病灶的平均直径,病灶与正常脑组织的关系作为影响因素,分析伽玛刀治疗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相关性。结果:伽玛刀治疗术后顽固性脑水肿的总发生率20.1%,其中以脑内动静脉畸形发生率最高,达41.9%;脑水肿发生率与年龄,病灶部位,90%病灶容积的边缘剂量,病灶平均直径,病灶与正常脑组织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伽玛刀治疗术后顽固性脑水肿发生率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介入治疗对伽玛刀治疗肝癌肝硬化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肝癌肝硬化患者共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伽玛刀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介入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4%,显著高于对照组(53.3%,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4.2%、4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3%、2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对症治疗均有效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介入治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优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伽玛刀室实施伽玛刀治疗的肝癌病例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试验组(n=95),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伽马刀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3~24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等,追踪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了解其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0.5%和76.8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及AFP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放射诱导的肝病5例,试验组3例,经内科对症处理后,患者情况均好转。试验组在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伽马刀治疗,可进一步研究,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