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1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9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灵江流域淡水贝类:腹足类有28种、瓣鳃类有9种、主要分布在河流、水田、沟渠、水库和溪流。以及它的经济利用和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2.
白鲢,东北地区又称胖头,在黑龙江流域内分布很广。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嫩江等干流中都很丰盛,黑龙江上游呼玛以上的水体中,则尚未见其棲息。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流域各地区的渔获物中,鲤鱼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在黑龙江本流,每年夏季捕捞的主要对象是鲤鱼。在冬季生产中,鲤鱼的产量在整个鱼产量中亦占优势。著名的达赖湖的鱼产中,占主要成份的也是鲤鱼,冬季渔获物中鲤鱼约占70%左右,在夏季也占50%左右。鲤鱼在这一地区,除了天然捕捞生产的以外,也是一种主要的饲养鱼类。  相似文献   
4.
Can条属鱼类和黑龙江流域Can条属鱼类的初步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属(Hemiculter)Can类是一种繁殖得很快、生活力很强的鱼类,在我国各种水体中都能生存。Can条虽然是一种小型鱼,但由于产量很大,在今后大力发展淡水渔业,扩大生产对象的情况下,它也可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5.
以往研究流域开发战略问题,多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考虑,而衡量其方案的优劣也多以经济效益的大小为准绳。现在,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研究流域战略问题时,必须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14种农作物平均含磷量为0.127±0.053%,变化范围0.023—0.214%,不同器官中最高可达0.419%,最低仅为0.019%。对土壤库中磷输出量最大者为谷子,磷可达99.758±56.931kg·ha-1·a-1,其次是玉米和棉花;磷输入量以白薯为最大,为12.557±5.020kg·ha-1·a-1(但包括可食部分块根的输出部分在内),然后是谷子和花生,其余作物均较低,<2kg·ha-1·a-1。具高输出量的作物的部位有玉米、谷子、花生、棉花等果实,谷子、花生、白薯等茎叶;就输入量而言,除白薯为高输入和谷子为低输入类型外,其余均属很低输入型,上述特点揭示了海河流域因作物的收获而大量损失土壤库中的磷,如种植谷子、玉米、棉花等分别以99.758、32.661和26.591kg·ha-1·a-1的速率损失有效态磷。并对不同子流域作物磷的输出(入)量差异以及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植物硫素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海流域各类植物硫元素含量特征及与土壤硫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植物全硫量平均值为0.232%,为正常含量的下限值,与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比较属中等水平,其中栽培植物略高于野生植物,植物硫含量范围差别悬殊,最大值可为最小值的26倍,以沿大城市的水系和地区的植物含硫量高,海流域的土壤全硫含量平均值为0.043%(指耕地和天然植被的土壤),为正常土壤含量的中上水平,植物硫元素含量与土壤硫含  相似文献   
8.
论提高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水源径流量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世宗  唐俊 《生态学杂志》1994,13(5):44-49,72
论提高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水源径流量的可能性邓世宗唐俊(广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1)(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530011)PooibilityofIncreasingWaterDischargeinUpperReachesofLijiangR...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生态特征敏感脆弱,是了解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反馈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通过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建立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估算了石羊河流域2000—2019年植被GPP,分析了气候影响下的不同植被类型GPP的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GPP的平均值为256.52 g C·m-2;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木林、耕地、草原、湿地和荒漠植被GPP分别为676.38、609.96、144.42、404.49、314.07、75.15和110.21 g C·m-2,表现为南部祁连山区的落叶阔叶林GPP最高,北部荒漠区的湿地GPP最低;GPP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存在波动,趋势增加的面积为92%,平均速率为6.99 g C·m-2·a-1;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GPP增加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草地>耕地>灌木林>荒漠>...  相似文献   
10.
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水净化、气候调节、碳汇等多种功能,但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胁迫和自然条件的改变,湿地流失尤为严重。为探究沿黄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本研究以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用景观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18年间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面积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湿地面积在研究前期增加了52.2 km2,增长率为8.2%,后期减少了26.8 km2,减少率为3.9%。湿地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出面积分别为166.7、158.4 km2;新增湿地主要由未利用地和林草地转入,转入面积为543.1 km2。城市带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各类湿地均衡分布的态势逐渐增强,景观多样性也不断增加,景观优势种类逐渐弱化。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共同影响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其中,社会经济要素中的人口因素影响最显著,自然要素中的降水量、气温驱动作用明显,其他驱动力因子相对较弱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