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辰龙腾云     
龙,在十二生肖动物中可以算是最特别的一种,它虽然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但是它的地位和名声却是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龙的传人》这首歌在20世纪80年代唱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正如歌词所写,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那么,我们的民族图腾究竟  相似文献   
2.
孟松林 《人与生物圈》2006,(2):92-96,F0003
我早就听说蒙古国有一个与中国鄂伦春,鄂温克民族相似的养驯鹿的部落——查腾部落,每次赴蒙古国考察,我都渴望能有机会,去一次库苏古尔省原始森林,探访与我的民族有相近生活习俗的“查腾驯鹿部落”,  相似文献   
3.
新春纳福     
《生命世界》2008,(2):108-109
无论是最早的向上天祈盼还是后来寓意的诸事顺利,福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从来就是个美好的含义。北国的雪乡人家,张灯结彩的热闹里透露出团圆的温馨;哈尔滨的五彩冰雕,福娃象征着我们最美好的希望;南京的祈愿树,金碧辉煌的耀眼中祝愿着家人的安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4.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5,(8):F0005-F0005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最初的饮茶法并不是冲泡,而是煎煮——和现在煮汤熬药差不多。当时的人把采摘的茶叶压制成饼状,饮用之前,把茶饼弄碎并辅以葱、姜、盐、香料和陈皮等调味品,一起放入水中煮,煮沸后喝茶汤(现在西藏和内蒙古地区仍保留着类似的饮茶法)。那时的茶汤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的影响,中国各地沏茶方法、饮茶方式不一,形成多种多样的饮茶习俗。至于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它们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出去,虽然传到各个国家以后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多少带有东方饮茶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放山     
人参是人们熟知的名贵滋补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位居“东北三宝”之首,被誉为“中药之王”,而且,它还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物种,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在漫长的历史中,长白山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许多关于人参的传说,对采摘人参的过程,更是有一套奇特的山规习俗。长白山人把人参叫做“棒槌”,把采摘人参叫“放山”。放山一般是一种群体活动。领头的叫“把头”,由经验丰富的“山里通”充任,还有“边棍”、“腰棍”,第一次放山的叫“初把”。进山前一天,大伙一起去拜山神庙,请示一下山神爷,并祈求保佑。然后一起吃…  相似文献   
7.
云南思茅端午节食用药根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民族聚居的云南思茅市及其周边村寨在端午节期间食用药根的习俗进行了较全面的民族植物学调查。思茅各民族千百年来对药根膳食均有不同程度的喜爱,他们的药根膳食知识具有地域特色,融合了汉、傣、拉祜等原住民的医药知识。思茅端午节膳食药根的种类,计38种,分别属于22科32属。对云南思茅端午节食用药根膳食的文化基础和药根膳食的开发利用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方辰 《人与生物圈》2003,(1):62-64,F003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水源、有森林、有草场,新疆的各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山脚和河谷。极为稀少的图瓦小木屋非常别致,成为森林边缘最美丽、最有风味的建筑。清晨,姑娘们赶着羊和牛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傍晚又伴着夕阳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袅袅炊烟诉说着家庭的温暖,在柔和的余晖映照下与大自然和谐相伴……  相似文献   
9.
祝福鄂伦春     
一个民族,让人怀有美好的想象,那一定是她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同时.她一定与主流社会和现代生活存在着距离。这两点就注定了鄂伦春这个民族在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中,充满了矛盾、痛苦和两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对佛山河宕新石器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比较,认为这些古代人在体质上仍有不特别强烈的蒙古人种性质,并显示出一些同赤道人种相似的特证。还指出了该墓群的性别年龄分布,因性别而异的埋葬头向和拔牙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