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棉区第二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盛承发 《昆虫学报》1985,(4):382-389
1980—1983年在河北省饶阳县及安徽省濉溪县的不同的土壤肥力类型、不同的棉花品种和不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进行了模拟为害和自然为害的试验,旨在确定第二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数量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和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对于第二代棉铃虫为害的补偿力很强,这种补偿力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强。棉花品种、年份以及栽培管理方法对补偿力的影响属于次要。通过组建的一个静态模型,收进了二代棉铃虫防治的直接收益与代价以及间接收益与代价,算得高、低肥力地的第二代经济阈值,百株累计卵量分别为332粒和34粒。产量水平在80—90斤的中等偏低肥力地,其阈值可定为60粒。  相似文献   
2.
小麦叶蜂危害的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兆成  沈彩云 《昆虫知识》1994,31(4):206-207
当小麦叶蜂幼虫数量相等时,在较干旱的年份(1988)危害较重;而在气候较湿润的年份(1989)危害较轻。虫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r=0.9821**),其中以25头/m2幼虫危害的产量损失突增,达显著水平,可以认定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又一种危害方式及其损失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常年其自然为害损失超过其它任何一种害虫。对褐飞虱的刺限为害同人早有共识,但有一种为害方式──以产卵器划破德颈产卵,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至今未有报道。为了弄清其危害损失程度,给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就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调查方法1.1田间调查:选择褐飞虱不同密度的稻田(品种汕优63),在水稻收获前跳跃式取样,每点2穴,共查20穴;并数得20穴总株数。将20穴所有穗颈有产卵痕的稻穗取下,观察产卵痕部位,同时在同一穴中取相当数量和大小的无褐飞虱产卵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油菜菌核病病情、发病期及发病部位与油菜产量损失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模似研究。结果表明:病斑绕茎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大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而病斑纵向长度与产量损失无明显相关性;发病期不同产量差异显著,以初花期发病产量损失最重,发病期与产量损失线性相关,可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产量损失进行预测;主茎发病部位愈近基部,枝条发病部位愈趋于主茎,单株产量损失率愈高。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于1990年在山东威海地区首次发现,是为害大叶黄杨的重要害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初出现幼虫,5月中旬初开始结茧化蛹,10月底始见成虫,作于1990-1993年对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为害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褐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中进行了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并对褐飞虱为害再生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再生稻褐飞虱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杉杉  马超 《生态科学》2023,42(1):21-29
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表景观破碎与植被损失,可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8年Google Earth和Landsat OLI光学遥感影像,采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道路和居民地建设导致的紫金山地区景观破碎化和植被指数损失。结果表明:(1)研究区沟谷底部坡度低于8°,与两侧坡度相差较大,景观被沟谷切割,直接侵蚀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9%;(2)2018年紫金山地区道路密度达0.70 km·km-2,交通便利的同时,刺激了周边居民地的扩张,导致4.01%的区域被道路和居民地直接压占;(3)区内64.87%的面积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道路和居民地将景观切割为249个斑块,景观破碎化程度极高,仅有10.44%的斑块适合作为中小型野生动物栖息地;(4)2018年紫金山地区18.09%植被NDVI受沟谷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差异性显著。紫金山地区地表景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植被NDVI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桑白蚧恩蚜小蜂Encarsia(=Prospaltella)berlesel(Howard)是寄生桑白蚧Pseudaulacaspls pentagona(Targioni-Tozzctti)的重要寄生蜂,许多国家进行了引进移植,对控制桑白蚧的为害取得明显的成效.本记述了桑白蚧恩蚜小蜂形态特征的鉴别。以及各国引进利用的概况.并讨论了利用寄生蜂防治桑白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在麦田在空间分布与为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岩钦  张占川 《昆虫知识》1993,30(4):209-211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Nilaparvata tugens Stal)是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探索诱变染色体技术来控制褐飞虱的繁殖和为害,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