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反映了植物种群个体的散布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境对植物影响的生态反映的生态学关系,是一条可以了解凭种类组成研究演替的研究途径 森下正明(Morisita,1959)提出了扩散指数Io(Morisita's index);美国的Lloyd,(1967)提出了平均拥挤度(Mean crowding,m)这个颇有兴趣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桃园生草模式下不同时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种群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 Sundevall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理想的半变异函数曲线为高斯、圆型、指数或球型,其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变程范围分别为6.863012.0903 m、6.863012.0903 m、6.863012.6980 m,空间结构比例分别为0.011312.6980 m,空间结构比例分别为0.01130.6546、0.06760.6546、0.06760.6129,表明桃园生草模式下桃树草间小黑蛛对桃蚜在空间位置上具有追随关系,对其种群数量的控制有较大作用,草间小黑蛛是桃蚜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4.
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动态及交配情况尚不清楚。本试验在库尔勒地区连续3年(2013-2015年4-9月)利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了三叶草夜蛾的种群动态,并在实验室解剖雌蛾体内精包,评估野外雌蛾的交配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年际间相同月份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均会出现三叶草夜蛾的种群高峰期;而相同年际内不同月份三叶草夜蛾的种群数量存在变异。解剖数据表明了三叶草夜蛾交配频率平均达到2.7次/头以上,同一年份内和不同年际间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成功交配雌蛾,其成功交配比例在55.56%~97.37%,2013年和2015年的成功交配比率较低,低于60%,而2014年的成功交配率却高于80%。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野外三叶草夜蛾交配特征和种群动态,为绿洲农田三叶草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植物氰化物能影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选择以及植食性动物的采食能诱导植物合成氰化物的假设,本研究分别在野外围栏和实验室内测定了宝石上华蜗牛Cathaica(Pliocathaica)orithyia对氰化物含量不同而其他营养成分相近的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和白三叶草T.repens的选择性,以及在宝石上华蜗牛的采食作用下,2种三叶草再生叶片中氰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野外围栏还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宝石上华蜗牛均嗜食氰化物含量较低的红三叶草,而避食氰化物含量较高的白三叶草;实验个体对经其采食后的2种三叶草再生茎叶24 h的采食量较初次对三叶草24 h的采食量均显著降低;2种三叶草被宝石上华蜗牛取食后,其叶片中氰化物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因此,三叶草中的氰化物能有效阻遏宝石上华蜗牛对其采食,同时,宝石上华蜗牛的采食能诱导三叶草中氰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三叶草斑潜蝇的入侵、鉴定及在中国适生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2005年12月首次发现入侵中国大陆的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Burgess)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近缘种的形态区别、入侵历史与危害性;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对三叶草斑潜蝇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该虫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涉及范围广,以东部地区的最适宜潜在适生区为主,它的潜在适生区涵盖了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等3种气候类型;依据中国大陆目前的发生情况提出对该种入侵害虫的监测方法与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磷脂酶Dγ基因 (PLDγ)转入白三叶草。建立了白三叶草的继代及高频再生系统 ,对传统农杆菌侵染方法进行了改良 ,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杂交鉴定 ,证实PLDγ基因已整合入白三叶草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耐盐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白三叶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耐盐植物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成功地转化了白三叶草。转基因植株在经过48h 1%NaCl胁迫后相对电导率为20%左右,而非转基因植株高达40%,表明转基因植株细胞膜在盐胁迫下受到的伤害较非转基因的轻,并且转基因植株能够在含有0.5%NaCl的水培养中正常生长两周以上,而非转基因植株则呈现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ABA处理和不同水分胁迫对 6种不同基因型的三叶草 (TrifoliumsubterraneumL .)生长的影响。当三叶草的第四片叶完全展开时 ,向营养液中施加不同浓度的ABA时对盆栽土壤进行控水。在处理的 1,4 ,7和 11d ,测定植株鲜重、叶片数、最长根长 ,以表示三叶草的生长状况。各参试品种以上三项生长指标均受外源ABA和水分胁迫的影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 ,叶片水势值随ABA浓度的增加和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在 10 -4mol/LABA处理 11d后 ,参试品种平均生长量的减少与水分胁迫 15d后其生长量的减少的结论一致。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 ,不同基因型三叶草平均叶片数 ,完全展开叶面积和每株干物质重约降低了5 0 % ,而其根冠比却增加了 80 %。不同基因型三叶草生长参数间的变化及排序结果与盆栽相同品种获得的实验结果非常相似。品种Clare、Nuba和SeatonPark在对照和处理下均表现最好。由于三叶草对一定浓度范围的外源ABA的反应与其在盆栽水分胁迫下的反应结果十分相似 ,因此 ,利用外源ABA处理的方法来研究不同基因型三叶草的耐旱性将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带有三叶草根瘤菌寄主范围基因的豌豆根瘤菌(转移接合子182和290)接种白三叶草,观察比较它们对白三叶草早期侵染特征和结瘤情况。转移接合子182虽然诱导白三叶草根毛细胞弯曲,但未观察到侵染,也无侵染线形成;而转移接合子290能诱导白三叶草根毛形成紧密的弯曲,溶解根毛细胞壁和侵染白三叶草。结瘤试验表明,白三叶草接种转移接合子290所诱导的结瘤情况与接种三叶草根瘤菌野生型菌株ANU 843的情况很相似。转移接合子182只能诱导个别无效瘤,290和ANU843一样都能在白三叶草上结瘤。由此说明转移接合子如果只携带三叶草根瘤菌的部分寄主范围基因(FEL)仍不能在白三叶草上诱导侵染和正常结瘤,而必需携带全部寄主范围基因(FELMN)才能在白三叶草上正常结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