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40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 multifactorial model incorporating temporal trends in its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The model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tau model of Rice et al. in which the parameters are assumed to be specific functions of time. A special case of this model is fit to data on height, weight, and Quetelet index in 1,067 nuclear families to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approac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temporal variation in family resemblance over time for all three traits. For height and Quetelet index, both the transmissibility, comparable to heritability, and residual sibling environmental correlation show temporal changes, while for weight, only the latter exhibits significant trends. Trends were not found in the marital correlation for any of the traits, and only limited evidence was found for trends in the maternal transmission parameter for height. This provides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temporal trends in family resemblance, which can easily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any model-ba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寄螨亚科(Parasitinae)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文内测量单位为微米,括号内为测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甘露醇亚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两种增菌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各血清变型的选择性增菌作用作了研究。研究述及37℃下沙门氏菌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三种竞争菌混合培养生长动力学过程,测出了评价增菌培养基优劣的客观指标EI值;按沙门氏菌传统分离方法,对加有终浓度为10~1、10~2、10~4、10~6、10~8个活菌/毫升的沙门氏菌株与正常人大便的两种增菌培养基,经37℃下孵育20至24小时后作SS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和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通过两种培养基EI值及沙门氏菌分离结果的比较证实,甘露醇亚硒酸盐培养基对沙门氏菌株的选择性增菌作用明显优越于亚硒酸盐培养基(P<0.001)。  相似文献   
4.
叶?在我国原记载2种,作者查看了采自江南7省区的标本30多件。共鉴定为8种,加上原有纪录的一未见种,我国总计9种,其中包括5新种和2种我国新纪录,本文主要记述4新种,属于丽叶?亚属的一新种已另文发表;并编制了我国产叶?的种检索表。 叶?多分布在雨量充沛地区,特别是热带岛屿,而本文中的泛叶?却采自远离海岸1200多km的贵州北部,以及藏叶?乃发现于北纬 29.2°的西藏墨脱,这对世界有关分类区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浙西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棒状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记述了浙江省西部江山县新塘坞地区灯影组(梅树村期)中新发现的矿化骨骼化石——浙江棒(新属)Zhejiangorhabdion gen.nov.。该化石的形态与以往化石类群均不相同,为个体微小的棒状,表面具较复杂的纹饰,不同个体间的纹饰都有一定变化,推测是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的骨棒所具有的特征,代表了一个新的化石类群。新属的发现丰富了梅树村期动物群的内容,对了解具骨骼动物群体在这一时期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四川省自贡地区3~5岁幼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索与感染有关的因素,1985年调查了1167名幼儿,其HBV总感染率为41.13%,HBsAg阳性率12.68%。幼儿的HBV感染与母亲HBsAg阳性密切相关。共检查母亲409例,38例HBsAg阳性,其幼儿HBsAg阳性率为50%(19/38),HBsAg阴性的母亲371例,其幼儿HBsAg阳性率9.97%(37/371),来自HBsAg阳性母亲的阳性子女占33.3%(19/56)。1986年随访HBV易感幼儿448例,HBV年感染率为12.95%(58/448),HBsAg年阳转率3.79%。HBV年感染率与原幼儿班级HBsAg阳性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亚)种的模式标本除标明者外均存作者所在单位。1.贵州棘蝇Phaonia guizhouensis Wei,新种(图1) 雄:体长6mm。眼具淡黄色密长毛。额宽至少等于触角第三节宽。间额黑灰,约为一侧额的5倍宽。侧额狭,粉被暗银灰色。额鬃上达单眼瘤前,仅前方的3对发达,后大半细如眼毛。侧颜黑,下侧颜暗红,粉被银灰;侧颜至少如触角第三节宽之半。触角黑,第三节约为第二节的2倍长。芒短羽状,最长芒毛约为触角宽之半。颊蓝黑,粉被灰褐,前上缘具一列上弯的鬃;颊约如眼高的2/7。口上片突出于额前缘。中颜板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素反应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素反应因子(ARFs)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生长素早期反应蛋白(Aux/IAAs)的参与下,通过和生长素反应基因启动子区AuxRE元件的JTGTCTC序列结合,共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关于生长素反应因子的分子结构和ARF与Aux/IA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作用的靶基因以及分子机制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Trichoderma harzianum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Thichoderma harzianum是木霉属内最常见的一个“集合种”。本研究对来源不同的T.harzianum及其相似种的46个菌株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将其ITSl—5.8S—ITS2序列与来自EMBL的参考菌株的序列进行比较,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此外对其中的18个菌株进行了RAPD多态性分析,试图明确T.harzianum的多样性以及与其相似种之间的关系。ITS结果表明,T.harzianum及其相似种可分成2个群(A、B):A群由T.hamatum、T.asperellum、T.at-roviride、T.koningii和T.viride组成,并形成2个分支,表明T.viride和T.koningii、T.atroviride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T.hamatum、T.asperellum较远;B群由T.spirale、T.hamatum、T.inhamatum、T.harzianum和T.anam。Hypocrea vinosa组成,并形成6个分支。T.inhamatum可分成2个群(Ti1、Ti2)、T.harzianum至少可分成5个群(Thl、Th2、Th4、Th5、Th6)。结果还表明T.hamatum的遗传差异较大,T.hamatum的模式菌株归属于A群,而其他的T.hamatum的菌株归属于B群。RAPD结果与ITS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