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1篇
  免费   1032篇
  国内免费   223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738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73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VID-19, caused by SARS-CoV-2, is an acute and rapidly developing pandemic, which leads to a global health crisis. SARS-CoV-2 primarily attacks human alveoli and causes severe lung infection and damag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is disease, we sought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s of alveolar epithelium and its adjacent microvascular endothelium to viral infection under a co-culture system. SARS-CoV-2 infection caused massive virus replication and dramatic organelles remodeling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alone. While, viral infection affected endothelial cells in an indirect manner, which was mediated by infected alveolar epithelium. Proteomics analysis and TEM examinations showed viral infection caused global proteomic modulations and marke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both epithelial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under the co-culture system. In particular, viral infection elicited global protein changes and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s across many sub-cellular compartments in epithelial cells. Among the affected organelles, mitochondrion seems to be a primary target organelle. Besides, according to EM and proteomic results, we identified Daurisoline, a potent autophagy inhibitor, could inhibit virus replication effectively in host cells. Collectively, our study revealed an unrecognized cross-talk between epithelium and endothelium, which contributed to alveolar–capillary injury during SARS-CoV-2 infection. These new findings will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COVID-19 and may also be helpful for targeted drug development.Subject terms: Mechanisms of disease, Vir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生态风险预警等级评估和演化趋势模拟,可为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重庆市生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正态云模型和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重庆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9年,重庆市生态风险值呈"上升-下降"的波动趋势,综合生态风险隶属于重警等级,生态风险综合值从0.295下降到0.278,生态环境逐年好转;(2)重庆市生态风险有下降、不变、先上升后降低、先降低后上升以及一直升高5种演化趋势,分别占比39%、16%、5%、21%、24%;(3)重庆市生态风险转移分为两个方向,2013-2016年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性增大,中警、轻警和无警风险等级不断向东北、东南和西部四周分散转移;2016-2019年生态风险分布格局变化较小,重警风险区在东部聚集;(4)演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未来重庆市生态风险降低的区县有13个,占比34%,生态环境有向好发展的趋势;生态风险上升的区县有25个,占比66%,生态环境会有所恶化,但是恶化程度较低。将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与预警演化趋势相结合,能为城市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余山拟异蚖和3种古蚖的精子均为扁圆形,未见顶体,线粒体集中在一侧;核呈环形、边位、中部由膜状体分布其间.领结古蚖的早期精细胞为球形,染色质凝集成团,继而核中裂并沿细胞赤道逐渐围绕成环,染色质呈细沙状,胞间有“桥”相通.核膜一端开始内陷,出现黑点.待发育到中期精细胞,这些黑点逐渐形成奇特的管状核膜陷体;染色质变成短线形,随后排成4—5行.线粒体颗粒状,细胞间仍有“桥”连通.晚期精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粗带,最后形成光滑质密的核,而多余的核物质,一段一段从精子一端脱离,形成一串孢囊状体夹在精子之间,待精子成熟游离时,这些孢状体分散开来.从观察结果表明拟异蚖精子与古蚖的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8.
9.
周良才  李锋  张碧玉  覃良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87,(2):149-157
长滩果系罗汉果最佳品种。原产区分布于永福和临桂县交界400—600米山区,但不适应于低丘陵和平原地区,因而不能在低丘陵和平原地区推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1)选择湿润和半阴的生长环境;(2)采用适应性强的砧木;(3)促成栽培;(4)加强秋旱期的科学管理等措施并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长滩果产量和品质达到或略超过原产区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何若天  覃伟   《广西植物》1990,(4):329-342
单盐(KCl, CaCl_2或MgCl_2)和混合盐(KC_1+CaCl_2或KCl+MgCl_2)对植物原生质体完整率、存活率和膜透性等均有明显影响。K~+、Ca~(2+)或Mg~(2+)等单种阳离子明显降低原生质体膜完整率和存活率而增加其物质渗漏量,其中以单价阳离子K~+的影响为甚。上述单种阳离子还明显降低小麦幼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只有由单价和二价阳离子组成的平衡混合盐才能使原生质体维持较高的完整率、存活率和较正常的膜透性.并能使细胞维持较高的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认为单盐毒害机理可能是首先引起细胞膜发生不正常的膜相变或细胞累积较多的有害氧自由基,引起膜脂发生过氧化或脱酯化而破坏膜结构。在离子平衡混合盐作用下,膜系才能维持正常液晶相,具有较高活性的SOD和过氧化氢酶等生物保护性酶系是离子拮抗作用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