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20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自1976年首次在秦皇岛海岸发现七星瓤虫的群聚现象以来,又经过连续8年的广泛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七星瓤虫在黄、渤海域的群聚范围、群聚数量、群聚规律以及迁飞等问题。本文的重点是试图从数学上论证七星瓤虫的迁飞,并进一步预测预报七星瓤虫的群聚日期,以便为群聚七星瓢虫的利用奠定基础。 根据可能有关的因子设64个自变量,2个因变量,通过反复计算,大量筛选可能与虫情有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入选的气象因子说明,群聚瓢虫是迁飞过程中迫降入海,并由风浪推上海岸的。经过用双层筛选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两种数学方法去筛选自变量,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从定量角度对七星瓢虫的群聚和迁飞给出了论证。并说明七星瓢虫的群聚与近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短期或中期气象预报代入判别式进行群聚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4.
俞昌喜  王庆平 《生理学报》1990,42(4):331-339
本文应用受体阻断、高效液相,6-OHDA 化学损毁神经末梢和放射自显影等多学科技术方法,探讨脊髓苯环立啶受体的心血管效应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哌唑嗪、育亨宾均可对抗 ith PCP 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ith PCP 产生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时,脊髓脑脊液内 MHPG 的含量升高;用6-OHDA 损毁脊髓 NA 能神经末梢后,ith PCP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大为减弱,脊髓 PCP 受体密度亦同时大为降低。可以认为,脊髓内有 PCP 受体分布于 NA 能神经末梢上,促进 NA 释放或抑制 NA 重摄取,可能是脊髓 PCP 受体产生心血管抑制效应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5.
邢宝仁  甘晟光 《生理学报》1990,42(3):302-306
在20个下丘脑脑片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了46个室旁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单位,观察了5-羟色胺对它们的作用。当薄片用含5-羟色胺(10~(-6)mol/L)的人工脑脊液灌流后,有16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反应的潜伏期为1.21±1.21 min。这种反应可被5-羟色胺的阻断剂噻庚啶所阻断。3个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减少,27个单位无明显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约1/3的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能被5-羟色胺所激活。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日本血吸虫尾蚴具有一个头腺、2对前钻腺及3对后钻腺,其解剖学位置、构造、化学成分及功能均有区别。钻腺分泌物含有多糖酶及蛋白酶。尾蚴的前端系特化的头器结构,它具有半月形嵴、钻腺开口及乳突。  相似文献   
7.
1980—1982年,我们连续在广东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考察跳虫,采到大量标本,种类也很丰富。我们使用漂浮法,仅一个上午就采到近千头棘跳虫科棘跳虫标本,经鉴定是一新种。该种生活于落叶层的土壤和腐烂叶片之间。取食腐烂叶片,可能对肥沃土壤有一定意义。故对其形态作较详细的描述并作扫描电镜观察。模式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孙凤艳  张安中 《生理学报》1989,41(4):354-360
用离体血管电场刺激收缩模型观察到强啡肽明显抑制电场刺激引起的兔耳中心动脉及兔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效应,且呈剂量反应关系,而对股动脉的电场刺激收缩反应无明显影响,强啡肽抑制血管收缩达50%时的用量(IC_(50)值)分别为8.5±1.2×10~(-6)mol/L、5.02±1.3×10~(-7)mol/L及>10~(-6)mol/L。 用药物分析法看到,酚妥拉明(10~(-6)mol/L)可取消电场刺激及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而强啡肽仅抑制电场刺激致血管收缩作用。 用HPLC法测定孵育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变化时看到,应用强啡肽(5×10~(-7)mol/L)后孵育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从对照组的340.56±73.13pg/ml下降至67.91±10.26pg/ml,两组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纳洛酮(10~(-6)mol/L)可完全拮抗强啡肽的这一抑制效应。 以上结果提示强啡肽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产生抑制血管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9.
猴头菇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卢耀环  辛长砺 《生理学报》1996,48(1):98-101
分别以猴头菇干粉(猴头菇Ⅰ组)和猴头菇浸出液(猴头菇Ⅱ组)饲喂小鼠,观察猴头菇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60d后,猴头菇Ⅰ、Ⅱ组LDH活力、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后血乳酸的水平和BUN的增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耐力测定时在水中淹死的时间比对照组长得多(P<0.05)。提示:猴头菇具有明显的增强运动能力和解除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室已得到的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RS)基因,与文献相比,67位氨基酸残基由His变为Arg,此酶被定名为LeuRS67R。我们从该基因与pUC19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TG1转化子TG1-91中得到LeuRS的高表达,粗抽液中LeuRS的表达量在转化子中比在宿主菌TG1中高20倍以上。用三步拉层析得到电泳一条带的酶,其比活为1789单位/毫克。测定其动力学常数,氨酰化活力对Leu、ATP的Km值分别为0.027mmol/L、0.47mmol/L,Kcat值分别为3.5~5.1s-1。ATP-PPi交换活力对Leu、ATP的Km值分别为0.03mmol/L、1.0mmol/L,Lcat值分别为140~155s-1。此结果与从野生型大肠杆菌K-12中提纯的LeuRS的动力学常数差别很小,67位氨基酸残基在与活性中心无直接关系的域可能是大肠杆菌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