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5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ummary Mesoderm formation is a result of cell-cel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egetal and animal hemisphere and is thought to be mediated by inducing peptide growth factors including members of the FGF and TGF superfamilies. Our immunochemical study analyses the distribution of FGF receptors coded by the human flg gene during embryogenesis of Xenopus laevis. Immunostaining was detected in the dorsal and ventral ectoderm and also in the marginal zone of early cleavage, blastula and gastrula stages. Signals were very strong in the mid and late blastula (stage 8 and 9) and declined slightly in the early gastrula (stage 10). A dramatic decrease was observed up to the late gastrula (stage 11+). In stage 13 embryos, immunostaining was only found in cells around the blastopore. Isolated ectoderm cultured in vitro showed a similar temporal expression and decrease of the signal as the normal embryo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ceptor express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imal cells with the vegetal part of the embryo. Of interest is the fact that the signal cannot only be found at or near the cell surface but also within the cell. This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an intracellular isoform of the receptor resulting from the endogenous expression of splice variants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ransmembrane receptor.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ss of competence (for bFGF around stage 10) is not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receptors. The possible roles of heparan sulphate glucosaminoglycans (low affinity receptors) and control mechanisms in the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pathway downstream of the receptor level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2.
在北纬24°以南的云南永德县发现白蜡虫自然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林业资源昆虫,其雄虫所产的蜡是轻、重工业,医药等不可缺少的原料,它又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关于中国白蜡虫的分布,王辅(1963,1978)认为:在北纬26°以南地区白蜡虫不适其生存。我们于1982年12月—1983年9月,对云南省永德县进行了考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硫酸铵分部沉淀、SephacrylS-300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了小球藻RubisCO,得率为15%,比活力达1.232μmolCO2ms-1min-1,分子量是500kD,它和菠菜叶片RubisCO在分子量、亚基组成和免疫特性等方面相似,反映RubisCO在高等和低等植物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自养小球藻RubisCO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24%。而异养转变后的小球藻细胞内不含RubisCO。异养小球藻向自养生长转变过程中,20h后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24h时细胞内出现RubisCO,24h后大量增加,至41h时含量达最高峰;标志着小球藻细胞光合作用能力的恢复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及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等属菌株897株。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 的菌株LMO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以LM02作为出发株,采用亚硝基胍、自然污染细菌、甲基磺酸乙酯及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葡萄糖为原料,L-苹果酸产率较高的突变抹N1-14、N1-14、NE1412、NU1416及NU1419。其中N1-14 的L-苹果酸产量最高,比出发株提高46.2×10-2。N1-14 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摇瓶发酵葡萄糖140小时,平均L-苹果酸产率为72.53g/L,对糖转化率53.74×10-2。全发酵液经薄层层析测定,不含黄曲霉毒素。发酵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结晶,经纸层析、质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L-苹果酸。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寄生于贵州省丹寨县水牛瘤胃内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内吸虫的一个新种,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简述了该属的简史,并将新种与该属已有的种类的主要特征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由许多复制子组成。一个复制子所需的复制时间短于S期时长,这意味着染色体DNA的各个复制子并非同时复制,而是按某种先后次序进行复制的。许多学者以人和动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有关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但是关于植物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报道还不很多。植物根端分生组织细胞在周期时长方面差异很大。Evans曾经研究过蚕豆根端细胞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细胞核染色和遗传分析的方法证明了粉拟青霉的异核性。在遗传分析中采用酶解菌丝细胞壁及原生质体再生的方法,得到了组分同核体;同核体又配接重新形成了与原菌株性状相似的异核体。细胞核染色显示粉拟青霉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多核,结合其它现象,证明了在其生活史中异核性是稳定的。表明该菌田间分离株是永久性异核体。这一现象与已报道的分生孢子为单核的虫生真菌异核现象不同,了解这一现象及其实质对认识该菌生理、菌种改良以及提高野外防治害虫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淼 《昆虫学报》1980,(1):37-41
为害水稻的金翅夜蛾在赣榆县有三个虫种,即金斑夜蛾(Chrysaspidia festucae L.)、稻金斑夜蛾(C.festata G.)各C.major W.,以第一种发生较多。本文着重报道该虫在赣榆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其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和小麦,并取食稗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以及莎草科和香蒲科植物,每年发生4代,以低龄幼虫在麦田越冬,来年以第一代为害水稻最重。 造成本地大发生的原因有三:1.连续数年夏季没有酷暑;2.越冬代蛾量基数大;3.有丰富的紫云英和苕子等蜜源植物。1976年第一代幼虫大发生,就是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造成的。 探讨了测报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MDR-TB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免疫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1%(32/45),高于对照组的46.67%(21/45)(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CD4+、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均升高,CD8+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18个月后CD4+、Ig A、Ig G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8个月后缬氨酸、谷氨酸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DR-TB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人们对小檗属植物刺的来源存在不同见解,本研究通过实体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以紫叶小檗为代表研究小檗属植物刺的形态和发生,结果表明,紫叶小檗的刺均为叶刺,而非茎刺,明确了小檗属的刺为叶的变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