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新近诊断的179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IgA抗体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17%11,73%,明显高于对照人群(4,76%和3,97%),提示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于发生HCMV活动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Monoclonal antibody has been obtained to the human complement control protein C3b inactivator after immunization of mice with the enzym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tibody from ascitic fluid was purified and coupled to Sepharose-CL-4B to give a specific affinity column, which was used to isolate C3b inactivator from human serum in 70% yield.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size, chain structure, amino acid analysis and proteo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3.
安媛  程卫  康华锋  陈新林  管丽敏 《生物磁学》2013,(26):5079-5081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出芽、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分析口腔癌中肿瘤出芽与VEGF—C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4年间在我院接受诊治且资料完整63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肿瘤出芽、VEGF-C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相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检出肿瘤出芽患者40例,所占比例为63.5%,VEGF—C表达阳性患者39例,阳性率率为61.9%,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转移率为63.5%;肿瘤出芽与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84.1%,肿瘤出芽与VEGF—C的表达符合率为79.4%,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符合率为76.2%。肿瘤出芽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经Spear相关分析,r=0.932,P〈0.05,与VEGF-C的表达也呈正相关,经Spear相关分析,r=0.897,P〈0.05。结论:肿瘤出芽与VEGF—C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可用于预测判断口腔癌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为临床提供服务。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75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静脉采血,采用迈瑞BC-6800血液分析仪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建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和幼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IFR%)的参考区间。结果:RET%、RET#、LFR%、MFR%、HFR%和IFR%均呈非正态分布,建立的参考区间分别为:RET%:0.54~1.80;RET#:男0.029~0.098、女0.024~0.093;LFR%:男89.9~98.7、女92.4~98.8;MFR%:男1.3~9.6、女1.2~7.3;HFR%:男0~0.5、女0~0.1;IFR%:男1.3~10.3、女1.2~7.4。健康成人男性LFR%、MFR%、IFR%结果存在年龄组间显著性差异,女性未发现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性。结论: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6项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存在地区特异性、性别差异性以及年龄差异性。不同地区实验室应根据当地调查情况,适当的调整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准确的为临床提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经营历史与研究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区位于中国东北东部的山地森林区,地带性植被是阔叶红松林,是我国珍贵木材生产和东北森林带的重要载体,孕育着丰富的物种资源.短短120年来,长白山区广袤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被次生林、过伐林和人工林等替代.建国以来,东北的阔叶红松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在红松更新规律、皆伐与择伐的争论中,在人们对阔叶红松林结构和功能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但目前红松更新问题依然存在,森林经营依然十分粗放.本文梳理了过去70年来阔叶红松林的经营历史及研究历程,分析当前森林资源类型和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以期为该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和质量的精准提升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3个主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储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包括可溶性糖和淀粉)作为树木生命代谢的关键物质之一,在树木器官中的储存特征受到了广泛关注,但NSC在器官内部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间(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分配和权衡还不清楚.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3个优势树种——红松、水曲柳和紫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NSC在根、树干韧皮与木质部中的浓度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 树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的NSC浓度差异显著,总体分配趋势为韧皮部以可溶性糖为主,而木质部以淀粉为主.树干外侧(以年轮划分,0~20年)、中段(20~40年)和内侧(>40年)的NSC浓度在不同树种间差异显著,而根中的差异不显著.红松和水曲柳树干韧皮部可溶性总糖浓度显著高于紫椴,在木质部中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树体内部NSC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上的分配存在明显分异,这与树种的演替阶段及组织的功能进化有关.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温带树木的碳储存特征和分配机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陆面蒸散发在气候调节和维持区域水量平衡中起关键作用.量化蒸散发及其各组分项,对深刻揭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沁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2017年生长季气象监测系统的原位监测数据,利用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对沙丘蒸散发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对蒸散各组分进行拆分,并利用涡度相关对模拟蒸散发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整个生长季模型模拟蒸散发值为308 mm,涡度相关实测值为296 mm,偏差较小,证明S-W模型适用于该地区的蒸散发模拟.蒸散发整体呈生长旺盛期>生长后期>生长初期,分别为192、71和45 mm,分别占总量的62.3%、23.1%和14.6%.日尺度上模型模拟值与实测蒸散发值一致性较高,模型模拟精度大体表现为: 晴天>阴天>雨天,且阴雨天模型模拟值较涡度相关实测值偏低.经拆分,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分别为176和132 mm,分别占总量的57.1%和42.9%,表明沙地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持续干旱和降水后,蒸散发规律明显不同,且土壤蒸发对降水的敏感性强于植被蒸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喉癌病人癌组织内CDla~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布、形态学特征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喉癌组织CDla~ DC分布与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抗VEGF、抗CDla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42例喉癌组织。结果:喉癌组织CDla~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许多不规则树状突起。大部分散在分布于癌巢内,与肿瘤细胞有密切接触,少量分布于癌巢之间的间质和癌周组织。喉癌组织内CDla~ DC密度与喉癌临床期次呈明显的负相关,而VEGF的表达与喉癌临床期次呈明显的正相关。喉癌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的病例,其CDla~ DC密度显著降低。结论:癌巢内树突状细胞为不成熟状态的DC,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而捕获肿瘤抗原。喉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DC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